健康養身★女人多吃芒果有助預防乳腺癌

女人多吃芒果有助預防乳腺癌
      研究表明:芒果中的黃芪、槲皮素、鞣酸等化合物能幫助身體對抗乳腺癌、結腸癌和前列腺癌。此外,吃芒果還有改善大腦功能、保護肝臟、降低膽固醇、改善消化系統等功效。

 

  芒果不但香甜可口,還對身體有多種好處。近日,美國新聞網站對芒果的健康功效進行了總結。其中一條就是有助預防癌症。由於天然抗氧化物和維生素含量高,芒果可以降低人們患癌症的風險。研究表明:芒果中的黃芪、槲皮素、鞣酸等化合物能幫助身體對抗乳腺癌、結腸癌和前列腺癌。此外,吃芒果還有改善大腦功能、保護肝臟、降低膽固醇、改善消化系統等功效。

  芒果中的黃芪:可防癌抗癌

  專家發現黃芪是目前公認地既具有抗腫瘤活性,又具有補氣生血功效的良藥。黃芪對各器官的癌腫均可應用,手術前後用黃芪,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手術治癒率,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放療、化療期間用黃芪,可減輕放、化療的毒副作用,提高放、化療的療效,增強病人對放、化療的耐受力。

  芒果中的槲皮素:有助遏制惡性腫瘤

  槲皮素 (quercetin)及其衍生物是自然界分佈最廣的類黃酮化合物 ,具有抗炎、抗氧化、抗過敏、抗菌抗病毒、抗癌等多方面的藥理作用。槲皮素對惡性腫瘤生長和轉移的抑制作用是近年來一個十分活躍的研究課題 ,L eighton等認為槲皮素是已知最強的抗癌劑之一。

  還有哪些食物預防乳腺癌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乃至生命的惡性腫瘤之首。而且據相關資料顯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發病率卻越來越高,難道乳腺癌的發病與人們的日常飲食有著密切的關係?預防乳腺癌最好吃什麼?

  胡蘿蔔:胡蘿蔔中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而胡蘿蔔素被攝入人體後能轉化成維生素A。維生素A能維持人體上皮組織的正常結構和功能,使致癌物質難以侵犯,又能刺激肌體免疫系統,調動肌體的抗癌能力,同時又可影響致癌物質的代謝,與致癌物質有生物拮抗作用。尤其適宜乳腺癌的防治,並且可以長期服用,不過食用胡蘿蔔最好是用油炒熟,這樣才有利於胡蘿蔔素的吸收。

  猴頭菇:猴頭菇營養價值高,它所含的多糖體、多肽類對癌細胞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同時能明顯增加機體內的蛋白成分,產生干擾素,進而增強抗癌防癌效果。癌症病人常食猴頭菇,有助於增加體內的免疫球蛋白,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增加白細胞,增強人體免疫功能,起到防癌治癌的作用。

  大豆:流行病學調查證明,長期高脂肪飲食的女性易患乳腺癌,而常飲豆漿的女性,乳腺癌的患病率顯著低於前者。無論在歐美等發達國家,還是在亞洲國家,隨著居民每天大豆或豆製品攝入量的增加,患乳腺癌的相對危險性呈下降趨勢。

  如何預防乳腺癌

  1、避免亂用藥:除某些疾病的治療藥物中含有一定量的激素外,人體還可攝入過多其它激素。特別是女性朋友在美容及避孕過程中,會在體內積累大量激素,促使疾病的出現。

  2、積極鍛鍊:體育鍛鍊為重要乳腺癌的預防手段,堅持長期鍛鍊不僅能增強身體的功能,提高抗病性,也能保持正常的身體,確保內分泌平衡。

 

  3、控制體重:預防乳腺癌有效措施?高熱量,高脂肪的飲食會導致身體形成大量的雌激素,導致乳腺增生,導致癌症。當身體多餘脂肪的堆積,身體免疫能力下降,癌症的阻力大大減少。

  4、飲食方面:蔬果中含有大量的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可以維持正常代謝。因此,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對乳腺癌有效的預防手段。

  5、戒除菸酒:酒精刺激垂體催乳素的分泌,加快催乳素分泌,誘發病症出現。菸酒均為酸性物質,長時間吸菸飲酒可導致體內的酸性環境,破壞身體PH值,增加患病幾率。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7日表示,國內COVID-19疫情進入社區流行階段,本土疫情將持續升溫,為兼顧防疫、經濟及社會運作,維持國內防疫量能與有效控管風險,經綜合評估疫情情勢,宣布即日(4月27日)起取消實聯制,現行戴口罩等防疫措施仍維持至今(2022)年5月31日,相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攝護腺癌高居男性國人10大死因第六名,雖然相較前三名癌症早期存活率較高,但仍有三成患者在確診時已經轉移。臺大醫院泌尿部主任闕士傑表示,過往只能使用荷爾蒙治療,也被稱為去勢療法,但仍有部分患者使用去勢療法是無效的,只能不停更換藥物、緩和症狀。所幸在精準醫療的發展下,找出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由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發起,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聯合主辦,首次以營養觀點設計的六大類「食物明星賽」網路票選活動,吸引全台超過17萬人次投票。民眾依個人喜好投給最愛吃與最少吃(挑食)食物,今票選結果出爐,由高麗菜、白米飯、香蕉、鮮乳、豆腐、核桃奪下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國外媒體報導一名學生在吃了隔夜加熱的雞肉麵後,出現發燒、腹痛症狀,被緊急送醫後,身上卻出現紫色瘀斑,甚至進展成敗血性休克,最後只能以雙腳截肢保住性命。這則新聞曾引發喧然大波,一時間讓民眾對隔夜菜的食安議題擔憂不已。 不過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認為,此個案症狀及病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