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甲狀腺風暴死亡率達30% 血漿置換術成功平息致命危機

甲狀腺風暴死亡率達30 血漿置換術成功平息致命危機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每年發生率約1000分之1的甲狀腺亢進,在碘充足地區的盛行率約1%至2%,是常見的疾病,但如果沒有定期追蹤治療、穩定控制,有可能會演變成死亡率高達30%的甲狀腺風暴。甲狀腺風暴是指嚴重而危及生命的甲狀腺亢進,需要迅速處理,常規治療包括抗甲狀腺藥物、無機碘化物和皮質類固醇等等,不過當這些常規治療失敗或出現禁忌症時就會變成相當棘手的狀況。

 

出現甲狀腺風暴 恐釀器官衰竭危機

 

臺北榮民總醫院近2年接獲2名棘手的甲狀腺風暴病患,因為出現嚴重藥物過敏,無法在常規治療下有效控制病情,醫療團隊在危急中,使用換血漿的方式,成功平息甲狀腺風暴。甲狀腺風暴指數可分為3大面向表現:

 

1.中樞神經:焦慮、譫妄、精神疾病症狀、極端嗜睡、癲癇、昏迷、發燒。

2.肝膽消化道:肝功能不佳、腹瀉、噁心、嘔吐、腹痛、黃疸症狀。

3.心血管:心跳過速、心臟衰竭、心房顫動(心律不整)。

 

當病人確診為甲狀腺亢進,同時檢視上述3大面向的臨床症狀嚴重度計分,當甲狀腺風暴指數超過45分,可以高度懷疑為甲狀腺風暴,代表身體已無法代償過高的新陳代謝率,進而出現器官衰竭的現象,稱之為甲狀腺風暴。

 

自行停藥2個多月 出現發燒、喉嚨痛等症狀送醫

 

57歲女性,有6至7年的甲狀腺亢進病史,在其他醫院斷斷續續治療,甲狀腺功能沒有很穩定控制。2017年12月,病人自行停藥,停藥後2個多月,出現發燒、喉嚨痛等症狀,從住家附近醫院轉診到臺北榮總急診。

 

該名病患到急診室時,有甲狀腺亢進現象,且發燒、黃疸、心跳每分鐘134下、腳有水腫,出現上述甲狀腺風暴的3大面向症狀,急診室醫療團隊評估甲狀腺風暴指數為75分,診斷為甲狀腺風暴,緊急給予抗甲狀腺藥物等治療,但病人用藥後隔天的白血球降到400,醫療團隊馬上停藥。

 

郭錦松醫師指出,抗甲狀腺藥物最嚴重的副作用就是白血球低下,發生率約0.3%,白血球小於500,就需要停藥。此甲狀腺風暴之病患於用藥後第2天即出現白血球低下,必須停藥,是相當棘手的情況,醫療團隊便積極尋求相關替代治療方式。

 

醫療團隊為病人施行血漿置換術,在甲狀腺全切除術開刀前總計做了6次,來穩定病人體內的甲狀腺素濃度,緩解甲狀腺亢進、甲狀腺風暴。

 

嚴重藥物過敏肝功能異常 原已改善的黃疸又惡化

 

另有34歲女性病患,於2011年在高雄被診斷為甲狀腺亢進,曾服藥治療過,因輕微藥物過敏導致皮膚癢,故自行停藥。2018年12月因為身體不舒服、虛弱,到臺北榮總急診就醫,當時心跳速度高達每分鐘209下,心律不整、心臟衰竭、腳腫,黃疸、肝功能異常、沒有發燒,醫師評估後甲狀腺風暴指數高達90分,診斷為甲狀腺風暴,醫療人員給予抗甲狀腺藥物服用,用藥後2周,甲狀腺亢進的情況逐漸改善。

 

未料,甲狀腺亢進病情稍好轉,卻出現嚴重藥物過敏反應,造成肝功能異常,而原本已有改善的黃疸又轉為嚴重,且全身起紅疹,已無法繼續用藥,於是進行血漿置換術,共換4次血漿,狀況穩定後,於2019年1月開刀切除甲狀腺,過程順利。

 

血漿置換術 平息甲狀腺風暴

 

換血漿的正確名稱為「血漿置換術」。臺北榮總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郭錦松醫師表示,甲狀腺風暴的常規治療流程,需要使用抗甲狀腺藥物,但於2018年及2019年遇到的這2名個案對於抗甲狀腺藥物過敏,其中包含最嚴重的白血球過低,醫療團隊運用過去文獻報告的血漿置換術,來迅速成功穩定病人的甲狀腺素過高所造成的甲狀腺風暴危機,等風暴平息後再接受開刀治療,切除甲狀腺。

 

關於如何成功以血漿置換術治療甲狀腺風暴,郭錦松醫師已於2019中華民國內分泌暨糖尿病學會年會及2019韓國首爾舉行的國際內分泌新陳代謝年會中提出報告與討論,並進一步指出,甲狀腺風暴的診斷是以臨床症狀為主要依據,而非只依體內甲狀腺素濃度的高低來確診,也就是說是依臨床症狀嚴重度來計分。

 

血漿置換術的另外特點包括去除有害甲狀腺的自體免疫抗體、兒茶酚胺和發炎因子。雖然甲狀腺風暴在大多數情況下,常規藥物可以治療處理,但對於少數一線治療失敗或嚴重藥物過敏等患者,適時使用血漿置換術治療可以挽救生命。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隱形眼鏡已是近視族必備用品之一了,因為隱形眼鏡的品質或消費者使用方式錯誤,因而出現許多問題,甚至造成終身遺憾。以下三個案例,請大家多注意,也請轉發出去提醒更多人。  >>案例一  英國媒體報導,英國國一位42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孩子身體健康有狀況怎麼辦?國內最新調查發現,近9成父母面對孩子健康有疑慮時,會優先選擇上網找資料,尤其年輕的父母愈依賴。為此,親子天下、長庚兒童醫療團隊合作,共同推出「請問醫生」平台,由長庚兒童醫學中心橫跨21科醫師,提供線上免費諮詢服務。 《親子天下》雜誌針對全台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一名現年59歲的台電外勤人員,1年多前工作時不幸從高處摔落導致脊椎骨折,因畏懼開刀,長期不堪疼痛困擾,嚴重影響外勤工作,經與醫師溝通與評估後接受脊椎支架置入術,術後疼痛狀況大為改善,順利回到工作崗位繼續服務。 聖馬爾定醫院脊椎外科謝博欽主任表示,傳統的脊椎骨折手術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穿壓力衣真的很重要!」之前因為事故造成全身47%燒傷的范小姐說,范小姐穿了兩年的壓力衣,之後才慢慢從頭套、臀部、大腿、身體軀幹、袖套,一件一件嘗試脫下,在整形外科、復健科團隊與家人的陪伴支持下走過來,等到完全脫離壓力衣,已經是傷後三年了,雖然走得辛苦,但是看到如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