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男人健身必須掌握19條真理

男人健身必須掌握19條真理

 

1、舉重練習可以同時加強力量、增大肌肉體積、刻畫肌肉線條
一個普遍的錯誤觀點是必須用不同的訓練方法才能同時達到上述幾個目的。
實際上,如果你使用每組8~15次的多組練習法,每組做到力竭,並且不斷調整加大負重,你可以同時取得三個目標的進步。

 

2、充足的飲水有助於提高運動表現
研究證明,10%的身體水分流失可導致3%的運動能力下降。別讓這個現象發生在你身上!

 

3、不要依賴補劑來保證營養
營養補劑只能用作健康飲食的補充。如果你把它們作為主要的營養攝入來源,一方面會花費很多錢,另一方面健身計劃也容易出現失誤。

 

4、脂肪不是敵人
在現今“談脂色變”的時代,很多人對攝入脂肪有過度的憂慮。實際上,你應該注意的是不要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而對健康有益的脂肪(歐米茄-3、歐米茄-6、亞麻籽油等)應該每天攝取。當然你要把脂肪含有的熱量計算在飲食計劃之內。

 

5、碳水化合物也不是敵人
如果你正在實行低糖飲食,可能感覺不會太好。碳水化合物是大腦可以利用的惟一能量,而且肌肉運動也需要足夠的碳水化合物能量。

 

6、碳水化合物不是肥胖的罪魁禍首
不管廣告上怎麼說,碳水化合物並沒有使你變胖,而多餘熱量才是發胖的根源。如果你參加運動並且不飲食過度,你可以吃很多碳水化合物也不會增長體重。

 

7、蛋白質很重要,但並不能過分
對蛋白質的迷信是導致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另一個原因。雖然蛋白質對於肌肉的修復生長非常關鍵,但是攝入過多會干擾消化過程,加大腎臟負擔,而且它是種低效率的能量來源。

 

8、力量練習是最好的鍛煉方式
如果你1星期只有時間鍛煉3次,那麼舉重練習是最好的選擇。只要訓練強度適宜,並且不斷增加負荷,你可以達到增長肌肉,保持較高的身體代謝率,消耗脂肪及改善有氧代謝能力(但程度有限)的目的。只進行跑步可以有效地增強有氧代謝功能,但對肌肉的改善沒有太大作用。

 

9、複合維生素為保證營養把關
雖然營養補劑不能代替健康飲食,但每天服用1粒複合維生素可以保證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

 

10、讓肌肉得到三個方式的鍛煉
肌肉有三種收縮方式:縮短肌肉長度、拉長 ​​肌纖維、保持長度不變(在負重情況下)。在鍛煉中,你應該讓肌肉體驗到所有這三種收縮,用慢速與有控制的動作完成練習。

 

11、使用大重量練習,但要保證動作質量
因為使用重量太大而動作失去控制是不可取的,但你還是應該在訓練中使用盡可能重的負荷完成計劃中的組數與次數。這通常意味著1組8~12次做到力竭。如果不能在動作正確的前提下完成8次,就應該減輕一點重量,做12次還有餘力就應該加重。

 

12、少量加重也有效
通常在槓鈴或器械上加重至少5~10磅(2.4~4.5公斤)。而最新研究表明,0.5~1磅的加重也能夠幫助你在不知不覺中克服增長平台,取得進步。

 

13、3組比1組效果更好
關於做1組練習能否增長肌肉有許多爭議,但是實踐表明,1組不夠,而1組熱身之後做2個有效組已被反复證明效果良好。

 

14、注意過度訓練的徵兆
經常感到肌肉酸痛與疲勞,訓練熱情消退,食慾不振,睡眠不好,這些都是過度訓練的身體反應。你應該對此警覺,減少運動量,讓身體得到恢復。

 

15、有氧運動是一項絕好的投資
除了在第8項中提到的情況,任何人都不應該忽視有氧運動。它不但能增強心肺功能,而且還可改善血液循環與肌肉中的毛細血管(對肌肉增長有益),同時令人感覺良好。

 

16、說做就做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你能說服自己去健身房,你總會做些有益的鍛煉。而取消一次計劃好的鍛煉,往往會成為一個停止鍛煉的開端。

 

17、在家鍛煉同樣有效
鍛煉的關鍵是自覺。如果你有改進身體狀況的願望,你就可以在任何地方運動。家庭鍛煉方法時下非常流行。

 

18、鍛煉夥伴很有幫助
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健身房鍛煉,一個夥伴都能給你很大幫助。他能為你提供安全保護,讓你練得更放心,還會為你的鍛煉增添樂趣和動力。

 

19、一旦開始,終生堅持
任何時候開始鍛煉都不算晚。一旦你開始了,千萬別放棄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臨床上,1名因子宮內膜癌開刀的患者,長期飲食習慣為蛋奶素,導致開刀後誘發貧血、低白蛋白血症;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鄭欣宜指出,長期吃素,在手術後必須補充均衡飲食,尤其最好選擇高生物價蛋白質,才能補足手術流失的蛋白質。吃素的患者想要維持飲食習慣,而且又能兼顧營養,該怎麼吃呢?鄭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針對近日玉山國家公園發生獼猴咬傷遊客事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舉行臨時記者會表示,目前3隻攻擊遊客的猴子已於14日捕獲,並發現其口腔有疑似感染猴疱疹病毒病徵,10名遭受獼猴咬傷者,可能罹患疱疹B病毒感染症,將進行醫療評估,適時給予抗疱疹病毒藥物。疾病管制署副署長長莊人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1名53歲婦女原本身體健康,但半年間胸部、腹部等部位突然長出腫瘤,且胸部腫瘤還為罕見的惡性葉狀瘤;經由就醫後,醫師透過同時進行切除及乳房重建手術,免於3次手術,患者才逐漸恢復健康。這名婦女原本發現左側乳房有突出硬塊,並不以為意,沒想到腫瘤不斷增長,甚至接近腰部,將近有30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骨鬆學會最新調查發現,國內8成女性沒有補充含鈣營養品習慣、近7成連一層樓梯都懶得爬、6成為了美白而過度防曬。醫師表示,女性35歲後,骨量開始遞減,缺鈣、懶、過度防曬,恐加速骨鬆!根據最新國際骨鬆期刊發表的研究發現,台灣已成為亞洲骨折高危險區域,其中女性發生骨折人數,更是男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