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男宿裸奔驚嚇校園 竟是「桃花癲」」發作!

男宿裸奔驚嚇校園 竟是「桃花癲」」發作!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憂鬱症擅自停藥 男大生「桃花癲」發作校園裸奔

有位18歲的林姓男大學生曾因憂鬱症接受治療,持續用藥後病情獲得控制。去年考上大學後,功課壓力加上學校住宿,擔心被同學發現吃藥而自行停藥。兩個月前開學時出現異常行為,包括白天經常情緒亢奮、走來走去;晚上卻夜夜失眠,甚至全身裸露詢問室友評論自己的身材。

剛開始室友不以為然,當作玩笑帶過,不料林姓大學生卻變本加厲,在男生宿舍開始裸奔,逢人就問自己的「尺寸」如何,引起學生間議論紛紛,因壯碩的體型,還被同學取名「男宿浩克」。校方得知後指派輔導老師介入,並轉送精神科醫師協助,經確診為雙相情緒障礙中的躁症發作,又俗稱「桃花癲」。

躁症易失眠話多性慾漲 易被誤認性變態

開業醫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表示,「桃花癲」就是精神醫學上雙相情緒障礙中的「躁症」,由於症狀好發在春季,又因春季桃花盛開而得名。季節性的「躁症」主要與氣候變化大,導致腦部運作失調有關,臨床表現症狀包括睡眠需求減少、話多及情緒高昂,甚至性慾高漲,致使患者做出超乎常理的行為。

一般民眾經常對「躁症」有錯誤迷思,認為出現暴露身體或裸奔性器官等行為,就將其貼上「性變態」的標籤;楊聰財醫師指出,類似性偏好症,其患者會透過某些異於一般性愛的行為來滿足性慾,但確診條件是持續同樣的行為長達六個月以上,雖然行為表現類似,卻是截然不同的兩個疾病,治療方式更是天差地遠。

雙相情緒障礙呈週期性 應具有病識感小心應對

楊聰財醫師補充,所謂「雙相」情緒障礙就是患者的行為、情感表現會出現兩種極端的變化,並且以週期性的方式呈現「躁期」及「鬱期」,上述男大生案例就是標準的「鬱期」結束後,因氣候變化及擅自停藥,情緒轉換成「躁期」,因此出現異常行為。

治療方式除了以藥物控制外,也會視情況安排團體心理治療,楊聰財醫師強調,凝聚相同群體間的相互交流,進而可提高患者對於疾病的適應性;另外,想要提高治療效果,患者自身應先具有病識感,知道自己生病了,並積極配合醫師治療且不可擅自停藥,避免症狀再度復發。

百人之中就有一例 若情緒不定應尋求專業協助

季節交替之際,除了日夜溫差大容易感冒外,由於天氣急遽變化容易引起情緒起伏大,精神疾患若沒有按時服藥,會提高疾病復發機率,尤其是躁鬱症患者最近求診激增三成,就是因為受到季節轉換影響情緒控制,要提高警覺!

楊聰財醫師提醒,現代人罹患身心疾病愈來愈普遍,每一百個人之中至少就有一個人有類似的情緒障礙症狀,如民眾在季節交替、氣溫變化大的時候,發現自身或親屬有情緒起伏不定的現象,應立即尋求專科醫師的協助,避免症狀持續惡化造成遺憾。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75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巴金森氏症發生率 隨年齡逐漸增加巴金森氏病是神經退化疾病盛行率第二名,盛行率約千分之一,僅次於阿茲海默症,以50至79歲為高危險族群,男女發病率約為5比4;醫師表示,巴金森氏症的發生率會隨年齡增長而增加,早期症狀包括手部震顫、肢體僵硬及動作遲緩等運動障礙,但因容易控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高齡88歲的徐先生,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及心房纖維顫動,日前因暈眩、嘔吐到急診求診,檢查發現有硬腦膜下出血症狀,合併心室心搏過緩;醫師考量病患年事已高,採取微創方式植入「無導線膠囊式心律調節器」,手術僅花30分鐘、術後2天即出院,讓徐先生重拾健康生活。病患高齡、多種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美食當前卻吞不下?根據國內研究指出,台灣社區有將近21.8%65歲以上長者,每週至少3次有進食嗆到的現象;另外,則有12.8%經評估為吞嚥異常,即每10個高齡者可能就有1個有輕度以上的吞嚥障礙!爰此,國健署與中華民國語言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共同呼籲,長者應透過加強吞嚥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幸福人妻侯佩岑產後復出,身材依然曼妙纖瘦,甚至體重還比懷孕前更輕,她透露靠著「懶人減肥法」,完全沒有運動,在3個月內就瘦了13公斤,現在只有48公斤。營養師提醒,此方式非人人適合,若有肝腎疾病、慢性疾病,就不建議跟進。輕斷食減肥法 限制進食時間資深營養師袁毓瑩說明,所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