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男性包皮過長一定要割包皮嗎?利用包皮槍解決反覆發炎、感染問題

男性包皮過長一定要割包皮嗎?利用包皮槍解決反覆發炎 感染問題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整理報導 資料來源/林才揚醫師

案例:『36歲的男性,長年受包皮過長導致反覆發炎所困擾。因害怕手術,所以每當發炎時就只能靠藥物及藥膏來治療,治標而無法治本。最近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分享包皮槍割除包皮過長的經驗,因此就鼓起勇氣到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林才揚門診詢問相關訊息。林醫師檢查發現病人包皮過長的問題自小就跟著他,不過包皮還是可以翻開進行清潔,但若沒有清潔乾淨時,就容易引發包皮龜頭炎。一勞永逸的方法就是手術。林醫師向病人解說傳統手術和包皮槍的差異後,病人最後選擇了包皮槍包皮環切術。手術過程非常順利,沒甚麼流血,只有在注射局部麻醉時少許不舒服。手術一週後回診,傷口沒有特別異樣,恢復得也不錯,包皮上的釘子依然還在。再經過一週,包皮的傷口完全復原,傷口上的釘子也掉得一乾二淨。』何謂包皮過長?包皮主要的功能是保護龜頭和尿道開口,每位男性在新生兒時期幾乎都有包皮過長的問題,而且包皮可以完全翻開的比例不超過4%。包皮過長是指陰莖不管在任何狀態下都無法讓龜頭完全露出,但可以用手把包皮翻開;包莖則是包皮開口狹窄,而且包皮和龜頭有沾黏,是菜花的高風險群。根據臺灣針對2,000多位國小男生的觀察統計,包皮過長的情況會隨著年紀增加而逐漸下降,所以不需要過早給予手術介入,除非有必要的情況。

甚麼情況之下需要接受包皮環切術?在醫療上,若有包莖、包皮過長合併長期發炎、包皮過長合併早洩情況,經過醫師診斷評估後,一般會建議採取手術方式介入處理。但有一些情況下則是不用手術介入,例如小男孩的生理性包莖,若沒有任何異樣,可以繼續觀察,教導衛生照顧的方法及正確觀念,適量的將包皮慢慢翻開清潔和給予類固醇藥膏塗抹,都有助於包莖狀況的改善。包皮垢過度堆積會造成包皮呈現鼓起的現象,就是所謂的包皮囊腫,此時可以翻開包皮,進行包皮垢清潔即可獲得改善。除此之外,有些小男孩在解尿過程,包皮內會有短暫的鼓起現象,這是因為包皮口狹窄所導致,只要把包皮內的殘留尿液擠一擠就可以了。

手術介入的適應症1、反覆性的包皮龜頭炎:反覆的發炎會造成組織的纖維化和包皮開口狹窄,此時需要提早介入,避免後續造成的後遺症。

2、感染:包莖不止會造成龜頭陰莖發炎,還會導致尿液排空不佳,造成殘尿過多引發泌尿道感染,嚴重時還會傷及腎臟,反覆的泌尿道感染時必須考慮手術。

3、嵌頓性包莖:當包皮翻開後將陰莖緊緊的勒住,造成龜頭持續充血,這就是嵌頓性包莖。手術的介入可預防此狀況的再發生。

目前包皮切除術的方法有哪些?優缺點?男性包皮過長一定要割包皮嗎?利用包皮槍解決反覆發炎 感染問題

林才揚醫師表示:包皮需不需要接受手術其實是在於會不會造成明顯的症狀,若確實的清潔可以避免包皮發炎和感染,就可免掉手術必要性。反之,如果不得已一定要手術時,手術的方法可以依照包皮和個人的狀況去做選擇,但手術後也不是一勞永逸,還是要適度清潔,避免藏汙納垢,以減少感染情況的發生。

推薦閱讀:

微創割包皮新技術 讓小弟弟出頭天!

錯誤迷思導正!割包皮會讓小弟弟變「迷你雞」?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查看原始文章>>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我覺得我得了疫情焦慮症!55歲的陳太太一進診間就急著追問醫師,原來這一陣子以來,她每天一顆心都隨著確診人數上上下下,出門在外隨時害怕別人不戴口罩或咳嗽;自己也頻繁的洗手、噴酒精,即使手都脫皮了,還是忍不住一直清洗,戴口罩戴到耳朵痛也...

閱讀詳情 »

不少人喝牛奶容易出現腹瀉症狀,但你知道有人便秘卻可能是牛奶所造成的!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由於有些人對於牛奶蛋白敏感,加上乳品屬於少纖維、高脂肪的食材,因此的確有可能是造成便秘的元兇,尤其常見於幼兒身上。提醒民眾若出現便祕症狀時,除了嘗試多喝水、多攝取纖維、多運動外,不妨試著將乳品停掉數日也許就能...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採訪報導) 皮膚病用藥有望對抗新冠病毒!澳洲研究團隊實驗發現,能殺死多種寄生蟲,廣泛用於治療酒糟性皮膚炎、頭蝨、疥瘡,及治療犬類心絲蟲的藥物伊維菌素(ivermectin),可在48小時內降低新冠病毒。研究團隊將伊維菌素注入含有新冠病毒的細胞培養皿,24小時後病毒降低99.8...

閱讀詳情 »

耳鳴後眩暈 不一定是梅尼爾氏症 耳鳴介紹:    根據美國統計資料指出耳鳴影響約15%的人口,且與焦慮、噪音等因素有關。它不被定義為疾病,它其實是大腦聽覺系統產生的一種症狀。許多疾(包括老化)都有可能造成這種症狀。凡是沒有「音源」而耳朵卻「聽」到了聲音,就是我們所稱的「耳鳴」。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