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疫情下糖尿病友如何超前佈署 台灣糖尿病之父:「這件事」是關鍵!

疫情下糖尿病友如何超前佈署 台灣糖尿病之父:「這件事」是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仍持續延燒,確診人數攀升,各國民眾人心惶惶,所幸台灣防疫得當,疫情未失控升溫。據統計,目前國內7名死亡案例中即有4名具有糖尿病史 ,一時之間糖尿病患者人人自危,而且研究指出,血糖高可能會影響抵抗力,使患者可能增加呼吸道感染機會,血糖過高甚至可能刺激呼吸道病原體生長 。為此,有「台灣糖尿病之父」之稱的林瑞祥教授解釋,罹患肺炎時重症與致死率,與糖尿病等慢性病有一定程度關聯,糖尿病患者若不幸感染肺炎病毒,出現重症的比例與致死率皆高於一般健康的人。糖尿病患者若長期血糖控制不佳,不僅易產生全身大小血管病變,亦會造成免疫力下降,導致罹患肺炎後提高死亡的風險。

糖尿病的超前佈署 及早補充胰島素 給予胰臟喘息空間

由此可知,糖尿病患者必須將血糖控制好,才能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提高免疫力。林瑞祥教授分享,過去英國曾進行一個收案逾千人剛罹患糖尿病民眾的全國性調查,結果顯示這些剛罹患糖尿病的人,胰臟內負責分泌胰島素的ß細胞,分泌能力僅是正常人的一半,之後逐年檢查發現每年持續下降約4%左右!故可推測患者罹患糖尿病約14年後,自身製造胰島素的能力便已消失殆盡。

糖尿病該如何超前佈署,及早補充胰島素,讓胰臟有適當的休息更是決勝關鍵!很多患者新診斷時,便使用胰島素治療,補充身體缺乏的胰島素,也讓胰臟休息,不少患者待胰臟功能回復之後,就有機會停用胰島素且血糖持續達標。

林瑞祥教授說明,現今醫學技術發達,已有多種很好的胰島素可補充,坊間常誤傳胰島素劑量越高代表病情越嚴重,但胰島素的劑量取決於每個人身體需求量的不同,不代表病情嚴重度,適時補充胰島素,讓血糖順利達標才是重點。

調整胰島素劑量其實很簡單 找”共照”掛保證醫療院所

關於如何調整胰島素劑量,讓自己的空腹血糖順利達標,林瑞祥教授表示,以長效型基礎胰島素為例,每天早晨量一次血糖,若空腹血糖值連續三天超過100,就增加兩個單位胰島素,依此類推,用漸進式方法讓血糖逐步恢復至正常值100左右,此方式在各國已實行多年,是種相對較安全且和緩的控血糖方式 

林瑞祥教授提醒,糖尿病不能完全靠藥物控制,糖尿病屬於慢性疾病,生活中許多小細節都應注意。所幸現有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可提供完善的團隊照護,糖尿病共照網結合了政府衛生部門、臨床醫療團隊形成一個照護網路,透過醫師、護理衛教師、營養衛教師及藥師的團隊照護,整合龐大醫療團隊力量,協助糖友進行個人化血糖管理、生活飲食指導。讓糖友能快速學習調整胰島素劑量,讓血糖更快達標!上網搜尋”糖尿病找共照”即可找到離您家最近的優質醫療院所。

欲了解更多控糖資訊,歡迎搜尋「糖尿病找共照」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68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內嚴峻疫情,民眾不僅得面臨不同以往的生活型態,隨著每天公布的新增確診人數,也多少讓心理備感壓力,為了讓民眾接收到適當的心理健康資源,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推出『心宅配.心生活』公益心理健康網路支持方案,免費提供線上單次一對一心理諮詢、心理健康講座與主題式小團體服務,...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黃育成/新北報導】今年第3號颱風「彩雲」外圍環流為全台帶來水氣,為南台灣缺水的旱象解渴不少,但隨著颱風過境的傾盆豪大雨,卻也讓汗皰疹患者叫苦連天,使得汗皰疹從小範圍擴散成大範圍水泡。中醫師鄭愛蓮指出,季節交替和雨季時,是汗皰疹常見好發期,若本身體質偏溼、代謝較慢,身體無法順利排除代謝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是否曾有這樣的經驗?生活上突發性的視線模糊不清、或是長時間用眼導致乾澀不適?別擔心,你不孤單!根據2019全台護眼趨勢調查,全台灣有81%民眾患有眼疾,自2018年以來,患有乾眼症的比率明顯提升,面對日益增長的「糊矇族」大軍,專業醫師提醒,選用加強鎖水的人工淚液來強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疫情爆發以來,醫檢師在忙什麼?為什麼有儀器了,他們工作量還是很大很辛苦?醫檢師全聯會常務監事、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檢驗科主任高智雄表示,新冠肺炎的PCR檢驗大部分是分生醫檢師在操作,他們非常重要。只是PCR檢驗過程步驟不那麼自動化,一開始是純手工萃取核酸的分子生物檢驗再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