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疫情下難以維持骨本 骨鬆骨折怎麼照護?

疫情下難以維持骨本 骨鬆骨折怎麼照護?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仲夏雖至,全球聚焦的夏季奧林匹克會才結束不久,新冠病毒及其印度變種所帶給人們的健康生命威脅仍然持續攀升中。相關疫苗的注射及覆蓋率各國不均,號稱「防疫模範生」的台灣今年五月後也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挑戰,全國醫療體系的負擔也是極其嚴峻,然而各種急慢性疾病的傳統處理方式也不斷地在滾動中主動,或被動式的改變以求適應,骨鬆骨折的照護管理模式也不例外。

活動量降低、陽光暴露不足、營養失衡 對骨本不利

首先在新冠疫情當中,因為必要的隔離或警戒政策全面執行,人們被迫固定減少所謂正常活動,加上日常運動或四肢活動量相對減少,及飲食熱量攝取可能偏頗,通常陽光暴露不足或無法攝取足夠的維他命D或鈣質,加上老年族群普遍存在的肌少症,還有睡眠障礙或者是恐懼不安產生的精神壓力升高,這對「骨本」的維持有不利的影響。

接受針劑型治療骨鬆 必要時改口服藥物

醫療體系更為因應疫情,從原本的實體門診改為遠距通訊門診,不論是醫護人員或者是病患必須重新適應如此陌生或有其限制的醫護行為,此時骨鬆治療藥物的持續給予就變成重大的課題。譬如本來接受注射型藥物的病患,不論三個月或者六個月,甚至一年一次的劑型,可能因為交通不便或防疫需求,必要時改為傳統口服藥物的方式,這一點基層醫療同仁可以有很大的實際幫忙,重點在於不要中斷原本進行的治療,至於藥物形式可以彈性處理,病患或家屬可以和骨鬆專科醫師合作討論決定。

骨鬆相關檢查可暫緩 鼓勵注射新冠疫苗

另外如果原先有安排骨質密度(DXA)攝影檢查或抽血生化檢驗都可以暫緩,等待疫情穩定後再執行。若要接受新冠疫苗注射,如果原來接受注射型的藥物可以隔開一週以上都沒有問題,疫苗種類選擇和骨質疏鬆治療並無相關,仍然必須做全人整體的考量,加上因為骨鬆骨折的病患通常為老年族群,身上的心腎共病較多,也是新冠肺炎感染的高危險群,和醫護充分討論後也應該鼓勵並主動接受疫苗的注射。

骨鬆及骨折照護 需持續治療不中斷

簡言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燃燒當中,骨質疏鬆及骨折照護處理,必須要長期持續性不中斷的治療,有任何相關問題請跟原有的醫療團隊討論諮詢,若是新發生的骨折病例也必須就近迅速處理,並接受長期定期治療追蹤,這和任何慢性疾病處理原則都是相同,最後也冀望大家醫療同仁及病患和家屬在疫情當中都能夠保持活力滿滿,在維持健康的路上繼續努力加油!

(文/高雄長庚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糖尿病中心主任 陳榮福醫師提供)


【延伸閱讀】

骨鬆學會 呼籲早期治療骨鬆、對抗骨折

骨鬆性骨折該怎麼治療 開刀還是保守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16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我們的步伐太過時,我們的軀體太脆弱,我們的生命太短暫。」此言來自著名法國華裔藝術家常玉,足以確切形容罕見疾病患者的境遇。罕病患者天生與眾不同,他們的人生路卻顯得孤獨。一般而言,由罕見疾病及藥物審議委員會所認定的罕病,盛行率只有萬分之一以下,如此少見的疾病,無論診斷、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你知道嗎?平時睡太少,又過量運動,致死的風險大大提升,家庭醫學專科王姿允醫師根據2012年美國心臟協會的發表,「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的人更容易得到心臟病。」 過去的睡眠研究都是西方人為主,而亞洲人在2021年《JAMA Net work》有一篇日本國立癌症中心做的研究,囊括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高雄報導】高雄有位媽媽幫自己10個月大的孩子洗澡,想說氣溫涼涼的,幫寶寶用比平常熱的水洗澡。沒想到,寶寶突然眼睛上吊、四肢抽搐、嘴唇發黑,家長火速將他送急診。醫師判斷為「卓飛症候群」,將做基因檢查確認。這個疾病遇到較炎熱的環境,以及體溫過高就會發病,嚴重時可能損傷腦部。 高雄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