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疫情期間性病篩減少5成! 吃PrEP就不會感染愛滋病毒? 醫師:全程安全性行為更重要

疫情期間性病篩減少5成! 吃PrEP就不會感染愛滋病毒? 醫師:全程安全性行為更重要


疫情期間性病篩減少5成! 吃PrEP就不會感染愛滋病毒? 醫師:全程安全性行為更重要

疫情期間性病篩檢少5成! 暴露前預防投藥不可少?

因擔憂感染新冠肺炎之風險,疫情期間多數民眾會減少就醫,連帶造成性傳染病篩檢人數下降。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感染科主任陳彥旭醫師表示,疫情期間性傳染疾病篩檢比例大幅下降近5成,民眾對醫療院所空間感染風險的過度恐懼,不僅降低性傳染病篩檢意願,慢性病族群也可能因減少回診而影響病情控制。提醒民眾只要有健康需求,仍應就醫篩檢並按時回診。

陳彥旭醫師表示,要預防愛滋病等性傳染疾病風險,除了就醫篩檢,應全程進行安全性行為,也可視自身風險需求,使用「PrEP」暴露病毒前預防性投藥,這是指在暴露於感染風險前,透過服用藥物,讓體內有足夠藥物濃度,達到降低愛滋病毒感染的保護效果,是目前國際認可降低感染的有效方法。如果在未預期情況下發生風險性行為,也盡可能在72小時內進行事後預防,並連續用藥1個月以達到最佳預防效果。

陳彥旭醫師說明,PrEP的暴露前預防性投藥,主要有兩種用法,一是每天用藥維持體內藥物濃度;二是「On demand」在暴露或發生性行為前使用,惟須在本身體內有一定藥物濃度情況下才能達到預防效果。醫師提醒,年輕或高風險族群,較可能在無預期情況下發生性行為,只要自身評估有風險及需求,可諮詢感染科採取PrEP幫助預防感染。


疫情期間性病篩減少5成! 吃PrEP就不會感染愛滋病毒? 醫師:全程安全性行為更重要

PrEP保護力非百分之百  全程安全性行為不可少

陳彥旭醫師表示,社會對性別議題的觀念已逐漸開放,病人隱私也會受到妥善保護。呼籲只要自覺有暴露風險者,都可考慮採取PrEP等保護措施,不僅保護自己,也能保護他人,避免一旦感染愛滋病毒演成為終身慢性病,對社會、家庭、個人造成更大負擔。

不過,陳彥旭醫師提醒,PrEP只是預防性傳染病的其中一環,不代表使用PrEP就可以任意發生高風險性行為,也應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及水性潤滑液、不使用毒品、不共用針具、稀釋液及定期接受愛滋篩檢等,以降低感染風險。陳彥旭醫師強調,從預防效果而言,事前預防遠優於事後預防。如果在非預期下發生,也應及早接受事後預防投藥。

陳彥旭醫師指出,性傳染病防治觀念屬於大眾健康教育,政府每年也有投入預算推廣PrEP暴露前預防用藥,並編列補助名額,提供需要保護的風險族群。陳彥旭醫師認為,年輕族群雖然對性議題較為開放,更應瞭解如何正確保護自己及他人。

你可能有興趣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愛吃早餐界的第一配角,竟差點惹出心血管風險!門診就有一名公司老董平日早餐嗜吃「稀飯+肉鬆」的傳統黃金組合,就愛肉鬆那種鹹香滋味,結果健檢時發現心血管疾病風險參考指標的丙二醛MDA指數升高,恐讓罹患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相對提升。背後原因,若炒肉鬆的油不耐高...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糖尿病患者不定期檢查,等於拿自己的健康開玩笑!國健署今(28)日公布國內最新調查結果發現,國人18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有近2成合併有心臟疾病,合併腎臟疾病者也有約1成,其實這些合併症皆可以透過早期檢查發現,偏偏調查顯示大警訊,竟有3到5成糖尿病患忽略各項定期檢查。 在...

閱讀詳情 »

在台灣,不少男性飽受雄性禿困擾,每當照鏡子的時候,看著髮際線往後退,整體造型漸顯老態,心情就會很低落,像陳先生就是如此,當時他想盡辦法,想挽救掉落髮絲,從擦生薑、塗抹生髮水,到服用口服生髮藥物,都積極嘗試,但一連串嘗試下來,掉髮現象不但沒有改善,也很怕口服藥會如人所說影響性功能,原本徬徨無助,後來...

閱讀詳情 »

台灣氣候溫暖潮濕,尤其在外奔波一整天,就容易臉泛油光,甚至發炎長痘。但長痘痘除了氣溫、環境髒污等因素之外,你有想過平常使用的產品可能是長痘元兇?微笑藥師藥局廖偉呈藥師表示,舉凡卸妝油、氣墊粉餅、護髮油、含氟牙膏,甚至是高蛋白產品都有可能是致痘原因之一,提醒民眾平日若有使用這類產品時,不妨試著停用一段...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