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疫情期間性病篩減少5成! 吃PrEP就不會感染愛滋病毒? 醫師:全程安全性行為更重要

疫情期間性病篩減少5成! 吃PrEP就不會感染愛滋病毒? 醫師:全程安全性行為更重要


疫情期間性病篩減少5成! 吃PrEP就不會感染愛滋病毒? 醫師:全程安全性行為更重要

疫情期間性病篩檢少5成! 暴露前預防投藥不可少?

因擔憂感染新冠肺炎之風險,疫情期間多數民眾會減少就醫,連帶造成性傳染病篩檢人數下降。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感染科主任陳彥旭醫師表示,疫情期間性傳染疾病篩檢比例大幅下降近5成,民眾對醫療院所空間感染風險的過度恐懼,不僅降低性傳染病篩檢意願,慢性病族群也可能因減少回診而影響病情控制。提醒民眾只要有健康需求,仍應就醫篩檢並按時回診。

陳彥旭醫師表示,要預防愛滋病等性傳染疾病風險,除了就醫篩檢,應全程進行安全性行為,也可視自身風險需求,使用「PrEP」暴露病毒前預防性投藥,這是指在暴露於感染風險前,透過服用藥物,讓體內有足夠藥物濃度,達到降低愛滋病毒感染的保護效果,是目前國際認可降低感染的有效方法。如果在未預期情況下發生風險性行為,也盡可能在72小時內進行事後預防,並連續用藥1個月以達到最佳預防效果。

陳彥旭醫師說明,PrEP的暴露前預防性投藥,主要有兩種用法,一是每天用藥維持體內藥物濃度;二是「On demand」在暴露或發生性行為前使用,惟須在本身體內有一定藥物濃度情況下才能達到預防效果。醫師提醒,年輕或高風險族群,較可能在無預期情況下發生性行為,只要自身評估有風險及需求,可諮詢感染科採取PrEP幫助預防感染。


疫情期間性病篩減少5成! 吃PrEP就不會感染愛滋病毒? 醫師:全程安全性行為更重要

PrEP保護力非百分之百  全程安全性行為不可少

陳彥旭醫師表示,社會對性別議題的觀念已逐漸開放,病人隱私也會受到妥善保護。呼籲只要自覺有暴露風險者,都可考慮採取PrEP等保護措施,不僅保護自己,也能保護他人,避免一旦感染愛滋病毒演成為終身慢性病,對社會、家庭、個人造成更大負擔。

不過,陳彥旭醫師提醒,PrEP只是預防性傳染病的其中一環,不代表使用PrEP就可以任意發生高風險性行為,也應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及水性潤滑液、不使用毒品、不共用針具、稀釋液及定期接受愛滋篩檢等,以降低感染風險。陳彥旭醫師強調,從預防效果而言,事前預防遠優於事後預防。如果在非預期下發生,也應及早接受事後預防投藥。

陳彥旭醫師指出,性傳染病防治觀念屬於大眾健康教育,政府每年也有投入預算推廣PrEP暴露前預防用藥,並編列補助名額,提供需要保護的風險族群。陳彥旭醫師認為,年輕族群雖然對性議題較為開放,更應瞭解如何正確保護自己及他人。

你可能有興趣

 

相關推薦

▲針對棘手的「去勢抗性前列腺癌」,國衛院找到治療新策略。(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男性不幸罹患前列腺癌,常必須靠切除睪丸或注射荷爾蒙針劑等療法來保命,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癌細胞常會轉變成「去勢抗性前列腺癌(CRPC)」再度復發,治療更加棘手,而國衛院今(...

閱讀詳情 »

▲(照/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近年國內兒童受虐案件頻傳,部分案件甚至引發群情激憤,根據衛福部統計數字顯示,107年兒少保護案件即以「身心虐待」最多,占了5成以上,其次才是「不當管教」。台北市衛生局今(21)日表示,為協助兒虐案家早日接受身心專業協助,台北市已於11所醫療...

閱讀詳情 »

圖/TVBS提供 很多人有過半夜突然被鬼壓床,動不了,只剩眼睛眨呀眨的經驗,難道這是靈異體質嗎?藝人小Call前陣子出外景,就經歷了鬼壓床,回台北還被經紀人帶去收驚!其實會出現四肢無力的情況,是因為缺少了「鉀」,缺鉀時間一長,不但可能昏迷癱瘓、心律不整休克,甚至危及性命!TVBS《健康2.0》節目...

閱讀詳情 »

台灣有85%的人處於營養不均的狀態,尤其是老人家,營養不均的狀況會更明顯。身體機能老化加上營養缺乏,讓老年人很容易產生一跌倒就骨折的情況。前陣子一名高齡八十歲的婦人,在跑步機熱身完,準備走下跑步機時摔倒,導致左肩骨折。對於老人家有固定運動習慣,跌倒還是發生骨折的情況,中醫師吳宏乾表示:「跟營養不均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