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疫情若捲土重來台灣恐成重災區?生技業認清不能靠別人,組國家隊自製疫苗藥物

撰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高端疫苗總經理陳燦堅,可能是這些日子以來,台灣最忙碌的人之一!

白天,他得花大量時間處理實驗室裡做COVID-19(武漢肺炎)疫苗動物實驗的種種問題。下班後,他還得跟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專家們報告進度以及高端遭遇到的瓶頸。

高端與美國NIH的合作,是由美方提供研發候選疫苗與生物材料,高端負責動物與人體試驗與後續量產,至今已進行3個月。

疫情若捲土重來台灣恐成重災區?生技業認清不能靠別人,組國家隊自製疫苗藥物

台灣針對武漢肺炎的疫苗、藥物與篩選試劑的國家隊已經啟動,高端疫苗在這支國家隊中,是被寄予厚望能率先進球得分的明星球員角色。它研發中的疫苗已進入動物實驗,今年第3季有機會進入人體一期臨床試驗!

台灣缺少抗體

自製疫苗、藥物  刻不容緩

「全世界總共有89支武漢肺炎疫苗在研發當中,但只有7支進入人體一期臨床試驗,其中3支是中國疫苗。」「中國疫苗之所以進度能夠那麼快速,可能他們跳過動物實驗這步驟!」行政院「COVID-19科技防疫推動會議」疫苗組召集人蘇益仁指出。

「即使中國疫苗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成功問世量產,大家也不太敢用,更何況還有兩岸複雜的政治糾結因素。」「退一步來說,就算美國或其他國家的武漢肺炎疫苗先出來,他們的疫情比台灣嚴峻很多,自己用都不夠,也不太可能有多餘的賣給台灣。所以,我們還是自己做疫苗比較實際。」蘇益仁分析道。

公衛領域權威、陽明大學校長郭旭崧說:「台灣確診病患少,同時也意味著國人對新冠肺炎病毒缺少抗體。」「但學術界普遍認為,這隻病毒對環境的適應力超出我們想像。我很擔心,今年冬天如果新冠肺炎再度流行,缺少抗體的台灣,恐怕反而會變成重災區!」

防疫國家隊說來響亮

參與廠商要扛巨大風險

在各界公衛專家示警下,政府有感於武漢肺炎疫苗、藥物乃至試劑自給自足的重要性。4月中旬,在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統籌下開始推動「科技防疫公共民間參與平台」,並動員政務委員吳政忠及唐鳳擔任副召集人。

此平台下設立3個小組,分別是疫苗組(疾管局前局長蘇益仁擔任召集人)、藥物組(台大副校長張上淳擔任召集人)、以及檢測組(前衛福部部長林奏延擔任召集人)。媒體私下稱這個科技防疫平台為「武漢肺炎防疫國家隊」。

「如果按照美國『緊急使用授權』(EUA)這套程序,動物臨床與人體臨床一期不僅同時啟動,人體二、三期也一起做。而且,邊做人體臨床,也同時在生產了,疫苗在1年半或2年就可做出來。」蘇益仁解釋說。

美國武漢肺炎疫苗進度最快的當屬Moderna公司,透過EUA程序目前已走到人體臨床一期,預估最快今年底,晚則明年初疫苗可問世。美國NIH不僅提供Moderna武漢病毒抗原技術,還提供4.7億美元經費。

蘇益仁質疑,台灣生技製藥業者不論規模或財務都較國際大廠小很多,「能夠承受得起走EUA程序所帶來的巨大經營風險嗎?」

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219期)

閱讀更多文章,歡迎加入今周刊粉絲團&LINE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一張表看:10年穩健配息,殖利率>5%的定存金牛股,其中8檔股價不到50元!

懶人包/疫情紓困方案一次看!誰能受惠?怎麼申請?

你還在瘋買元大S&P原油正2嗎?兩個數字告訴你不該再追了

林森錢櫃大火「往上逃」還是「往下逃」? 急診醫師:躲包廂別亂竄

老公外遇回頭後,無法接受和他做愛怎麼辦?試試看把丈夫當「男娼」

 

 

本文出處;更多精采內容請上《今周刊》官方網站;《今周刊》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秋冬空汙紫爆,小心過敏性結膜炎報到。(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每年一到秋冬交替就「淚眼汪汪」腫泡泡?5歲的楊小妹,日前眼睛及皮膚突然奇癢無比,小朋友忍不住癢,一夜不停搔抓,引發眼睛紅腫以及全身過敏性皮膚炎,隔天一早上幼稚園,整張臉已經腫到變形,連老師及同學...

閱讀詳情 »

 33歲的王小姐因不明原因持續腹瀉、腹悶長達三個多月,經超音波檢測後發現身體異常,再進一步詳細檢查,確診為「神經內分泌腫瘤」。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任彭正明表示,該名病患的胰臟有一顆8公分大的腫瘤、肝臟也存在5顆以上 5-7 公分大的腫瘤,因腫瘤大且位置分散,醫師建議使用以標靶藥物為主、栓塞...

閱讀詳情 »

▲國衛院與羅氏大藥廠在衛福部簽訂合作備忘錄,將合作癌症治療項目。(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醫療科技實力以及豐沛的健保資料庫,吸引國際大藥廠來台合作。國衛院今(14)日正式與全球最大的生物科技公司羅氏大藥廠簽訂合作備忘錄,初步鎖定癌症基因檢測等項目,國衛院...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高危險的工作環境,竟讓肺癌找上門。今年65歲的陳小姐,經營自助餐快20年,大火、油煙的高熱環境,常讓她熱得戴不住口罩,直接面對油煙,回到家後還得繼續當煮婦,也常忙到忘了開抽油煙機,直到一同打拚的丈夫發現肺癌不到一年多便過世後,才突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