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耳癢聽聲耳鳴? 竟是外耳道染黴菌

耳癢聽聲耳鳴? 竟是外耳道染黴菌

耳鳴介紹:

   根據美國統計資料指出耳鳴影響約15%的人口,且與焦慮、噪音等因素有關。它不被定義為疾病,它其實是大腦聽覺系統產生的一種症狀。許多疾(包括老化)都有可能造成這種症狀。凡是沒有「音源」而耳朵卻「聽」到了聲音,就是我們所稱的「耳鳴」。它有時只發生在耳的一側,有時則兩邊皆有。造成耳鳴的原因有非常多種,最常見的是聽神經的問題,例如噪音傷害、或是病毒感染、中耳炎,甚至可能是某些藥物損害神經,耳朵就會開始產生耳鳴。

耳鳴原因:

1、耳道的阻塞,使共鳴受到影響

2、耳膜有了破洞或產生病變腫脹

3、中耳聽骨、耳咽管(掌管中耳的壓力)

4、內耳聽覺細胞損壞

5、聽神經故障

6、聽覺中樞有了毛病

7、耳部附近的血管性病變。

耳癢聽聲耳鳴 竟是外耳道染黴菌耳癢聽聲耳鳴 竟是外耳道染黴菌

耳鳴的治療:

   耳鳴是全人的醫療,非單靠藥物,而是要身心靈全方位的治療。目前並無有效治療耳鳴的藥物,一般藥物的效果多在降低情緒的焦慮、幫助放鬆,或是促進血液循環、恢復神經的活性。治療耳鳴的關鍵,其實是改變對它的觀感,不要把它當成可怕的敵人,試著正面看待、慢慢接納與它和平共存。目前並無有效治療耳鳴的藥物,一般藥物的效果多在降低情緒的焦慮、幫助放鬆,或是促進血液循環、恢復神經的活性。治療耳鳴的關鍵,其實是改變對它的觀感,不要把它當成可怕的敵人,試著正面看待、慢慢接納與它和平共存。慢慢訓練腦部適應它,還包括一些生活上、飲食上要注意的事:

1.避免咖啡、茶、可樂、菸、酒等刺激性食物。

2.國外報告指出,含水楊酸成分的食物也可能加重耳鳴的症狀,如蘋果、葡萄、番茄、草莓、小黃瓜、奶油、布丁蛋糕等要少吃。另外,如乳酪、可可、巧克力等也可能刺激血管收縮,而影響耳鳴,同樣少吃為妙。

3.建議可喝些具穩定神經系統作用的茶飲,如菊花茶、百里香、薄荷等,可減輕焦慮和幫助睡眠,或可間接改善它。

4.體操、游泳或按摩耳朵等有助減輕症狀,但效果因人而異。

5.約 70.80%的耳鳴患者會伴隨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對於合併中度以上聽力障礙的病人,建議配戴適當的助聽器。因為助聽器可幫助接收正確、較清晰的外來訊號,且是病人想要聽到的聲音,讓聽覺中樞神經重新去處理這些外來訊

息,進而忽略由內產生的耳鳴

耳癢聽聲耳鳴 竟是外耳道染黴菌耳癢聽聲耳鳴 竟是外耳道染黴菌

耳鳴的各種案例:耳癢聽聲耳鳴? 竟是外耳道染黴菌

一名50歲男性右側耳道深處一直是癢癢的,好像有螞蟻在爬,常常會有臭臭的分泌物流出來,聽聲音時,總覺得「悶悶」的;夜闌人靜時,還會持續聽見「嗚嗚」聲。

原本以為是聽力老化,但聽力檢查並無異常發現。以為是耳垢堵住,但怎麼挖都挖不出來,點了耳藥水也沒有效果。就醫時,在耳道顯微內視鏡下,我發現右側外耳道完全沒有耳垢,但該側耳膜缺乏光澤,上面長了一圈黃白色的菌絲。

他其實是罹患了黴菌性耳膜炎,此病常見於過敏體質者,外耳道上皮會因過敏反應,一直分泌出偏鹼性的液體,加上這類患者大多有經常性掏耳之習慣,不僅把可以抵抗黴菌的耳垢挖得乾乾淨淨,還會直接破壞外耳道皮膚既有的皮脂層,進而創造出相當適合黴菌生長的環境;一旦掏耳器械沒有消毒乾淨,不慎把黴菌孢子帶入外耳道,感染耳膜上皮,就會很快地長出菌絲來。

罹患黴菌性耳膜炎

此病治療以局部使用抗黴菌藥劑為主,需要醫師小心翼翼地清除耳膜上的菌絲,接著把藥膏塗抹於耳膜患處及外耳道上,患者若有刺痛須忍耐。往往需要每3日回診一次接受治療,如此持續至少2週,才能控制住病情。

然後持續使用硼酸耳滴劑至少一個月,使外耳道保持在弱酸性,避免黴菌復發。治療期間,患者需避免掏耳,以免破壞外耳道新的皮脂層與耳垢。

此病若不治療,隨著黴菌愈益侵犯耳膜,不僅奇癢無比影響生活品質,還會因反覆的上皮潰爛與發炎,耳膜逐漸變厚,影響到聲音傳入時的震動,出現耳鳴,久而久之耳膜硬化,造成傳導性聽力障礙。

患者按照醫囑接受治療後,不僅耳道不再發癢,就連耳鳴也消失了。

建議有經常耳道發癢者,別胡亂掏耳,宜及早正確就醫,控制過敏,以免罹患黴菌性耳膜炎。

最後聽點小音樂看能不能減緩你的耳鳴吧~(我沒有任何有關這部影片的版權)

耳癢聽聲耳鳴 竟是外耳道染黴菌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琪拉編譯) 如果你想要到老的時候還保持清明、敏銳的頭腦,那你最好維持你的心臟健康。人們若有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以及肥胖問題的人,會比其他人擁有健康心臟的人,更容易經歷大腦認知的退化。這是美國心臟病學院期刊最新的一篇研究的發現。 威爾康乃爾科學研究會,阿茲海默防治中心的董事艾薩克...

閱讀詳情 »

「植牙是一種跨科治療,像牙周病會造成骨頭萎縮,影響微笑線,必須先治療牙周病,並讓牙齦消腫,再進行植牙。」牙周植牙專科醫師林志浩指出,患有牙周病,代表細菌正侵蝕牙周、牙骨部位,除了影響外觀,嚴重時也會干擾咀嚼、講話功能,更會增加植牙失敗機率,因此植牙前後,必須針對整體口腔健康進行全方位評估、治療,方...

閱讀詳情 »

台灣將近有150到200萬人受「偏頭痛」所苦,夏天更是「偏頭痛」的好發季節。尤其今年夏天,全台氣溫飆升,民眾冷氣也跟著吹不停。由於室內空調通常開到26度,與室外38度的高溫,溫差高達12度,雙和醫院神經科主任鄔定宇解釋,「一旦室內外溫差到10度以上,頻繁進出就容易引發頭痛」。除了偏頭痛,國內網路討論...

閱讀詳情 »

▲(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個暑假,近視暴增150度!門診就有一名9歲女童,長假結束後,發現上課開始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跡,校方健康檢查也通知有視力不良的跡象,家人趕緊帶她就診,這才知道短短時間內近視增加了150度,推斷禍首就是假期期間沉迷3C產品,長時間近距離用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