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疫情造成全球憂鬱! 研究證實:憂鬱症、焦慮症者大幅提升

疫情造成全球憂鬱! 研究證實:憂鬱症 焦慮症者大幅提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持續近兩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大大改變工作、學習與人際互動的模式,同時,因為防疫的各項措施,例如隔離、社交距離、禁止群聚等,也影響了民眾的心理健康。根據《柳葉刀》期刊的研究指出:在疫情期間,患有憂鬱症及焦慮症的比例大幅增加。

文獻回顧疫情 患病大為增高

該研究由澳洲昆士蘭大學學者進行,研究者將2020年至2021年1月29日疫情間公佈的重度憂鬱症及焦慮症患病率數據,進行系統性的文獻回顧,依照地點、年齡及性別量化新冠肺炎對兩者疾病的影響,再以最後的患病率估量值及失能權重來估計造成的失能損失人年數和失能調整人年(DALYs)。

結果發現,2020年全球204個國家因疫情影響,憂鬱症造成的失能調整人年數為四千九百四十萬,而焦慮症則為為四千九百五十萬,且分析發現,女性受疫情影響較男性嚴重;而年輕人也比老年人受較多的影響;疫情較嚴重的地區,其盛行率增幅也較大。

疫情打亂作息 憂鬱、焦慮感上升

台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任詹佳真說明,近幾個月來,的確看到憂鬱症及焦慮症的病患增加不少,造成的原因大多為作息混亂或活動量不足導致失眠;無法從事帶來幸福感的活動如聚餐旅遊等;失業問題帶來的經濟壓力;家人接觸頻繁,增加摩擦衝突。建議民眾養成居家運動習慣,定時用視訊和親朋好友聯繫維持一定的社交接觸,使用線上學習工具,讓學習成長不停滯。

自身練習做起 紓壓不是口號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可先從自己著手,像是學習認識情緒、適時透過一些方法紓緩壓力;練習用正面的觀點看待自己,相信是有能力可解決的,培養樂觀的態度;即便遇到困境或難題時,積極解決並從中吸取經驗等。

除了靠自己保持心理健康外,可善用基金會提供的相關資源,例如當想找人說話但不敢向親友訴說時,使用線上「心情頻道聊天室」,與專家及與有相同經驗的網友分享。

【延伸閱讀】

2/3憂鬱症憂友曾想過輕生 郭婞淳攜手7名人「點亮微光」

工作常出錯、煩躁 你是焦慮症、還是成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32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菸害到底有多嚴重?根據資料顯示,吸菸者會比不吸菸者少活13至14年,也就是說,平均每吸一根菸,會減少七分鐘的壽命;即有一名壯男,天天要吸2包菸,日前就發生心肌梗塞險喪命。醫師強烈建議,老菸槍趕快戒菸吧!吸菸有害健康,到底吸菸有多危險?這名年約50歲正值壯年的男子,天天要吸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尿路結石是泌尿科常見的疾病,造成結石原因很多,它會造成腰部劇烈疼痛,甚至腎臟及尿路發炎而引起發燒;醫師指出,一般尿路結石可經由藥物及碎石術來改善,但是2.5公分以上巨大的鹿角狀結石,則是經皮穿腎造瘻術搭配碎石術,才可一網打盡。南市醫李怡昌醫師表示,「經皮穿腎造瘻」術是在皮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除了臉部美白,近年愛美人士紛紛開始注重「牙齒美白」,但市售琳琅滿目的牙齒美白產品,該怎麼選擇才不會上當?北市衛生局提醒,購買時認明外盒包裝,除了需標示製造廠、進口商,以及用法、用量、保存期限等產品資訊,這類含藥化妝品依衛生署規定,必須加刊詳細的使用注意事項,作為提醒消費者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衛生署計畫取消醫學中心上限家數,不再是現行的19家,民間監督健保聯盟5月13日召開記者會,抨擊衛生署此舉「比貪汙更恐怖,比浪費更可怕」,一年光住院就將掏光健保132億;民眾荷包則是大失血,看一次病至少460元。衛生署醫事處處長許銘能則解釋,全國仍有14個縣市尚無醫學中心,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