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疫情還是少出門 「開放博物館」可在家逛 

疫情還是少出門 「開放博物館」可在家逛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減少出門群聚成為日常新生活。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與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合擊,聯手中研院館所、16家博物館、美術館、研究機構等,運用「開放博物館」平台,推展「博物館 開放中」活動。無論是熱騰騰的當期展、經典重現的回顧展,或獨家推出的全新數位展,民眾在家皆能線上一指盡覽。

開放博物館聯手機構 線上展覽大匯聚

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召集人陳熙遠表示,學術研究為中研院的核心,「開放博物館」提供彈性的資料結構、各種時空展示及資料視覺化模組,不僅能保留研究素材原貌,更能多層次且立體地展現研究歷程與成果,讓研究者與社會大眾分享其成。「『開放博物館』是個結合典藏、展示與應用三大功能的數位博物園區,可作為研究成果的轉譯與展示平台,我們希望未來能呈現更多重量級研究,將學術研究與在地社會進行連結,促進知識普及與資料循環利用。」

除了將實體展轉化為線上展覽,「博物館 開放中」亦獨家收錄6個全新數位展,包括中研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的「星海巡奇」圖像展、嶺南美術館與獨立策展人合作打造的嶺南名家書畫精品展等。值得一提的是,「星海巡奇」圖像展展示了中研院天文所近5年來的重大研究發現,包括以高解析度影像呈現出行星與恆星如何形成、能推論黑洞質量的超罕見「愛因斯坦環」,以及全球首次建立的磁星之三維模型等。

透過開放博物館 典藏作品更多元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蕭宗煌表示,藉由「開放博物館」,臺灣典藏機構得以跳脫不同館所之間資訊系統的限制,將各家展覽匯聚於單一入口平台供民眾參觀,正好呼應了今年國際博物館日「多元與包容」之主題。

策展所使用的多數藏品,已開放於「開放博物館」供民眾近用。此外,部份文化機構也另行以公眾授權釋出珍貴典藏,包括臺灣音樂館所收德國波昂東亞研究所的文物贈品、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約7.5萬件考古資料、「臺灣生命大百科」網站的2,000張臺灣動植物精選影像等。國立故宮博物院也預計將已開放授權的藏品逐步提供予「開放博物館」。

【延伸閱讀】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 醫美產業逆勢增長原因揭密

高CP值肌膚保養之道 擦保養品、醫美治療雙管齊下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19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人工水晶體也有許多種選擇,不再只是單純的治療白內障、恢復視力。澄清眼科吳孟憲院長說明,因為材質、設計的不同,人工水晶體有許多不同的功能,能幫助患者術後有更好的視力品質,到底人工水晶體該如何挑選?健談圖文整理要點,帶你了解人工水晶體的差異。 ...

閱讀詳情 »

洋蔥是一種很普通而廉價家常菜,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還具有提高免疫功能,降血壓、血糖、防癌等保健功效。最近,一名健康和綠色生活倡導者提出洋蔥的另一種神奇功效。把洋蔥片放入耳朵一整夜,可以幫助有效緩解耳朵裡的任何炎症,減輕痛苦,還會軟化積累的耳垢,清理起來就容易多了。 大衛‧本傑明是一個倡導健康和綠色生活...

閱讀詳情 »

(翻攝自bomb01) 半夜肚子餓或嘴饞時,許多人喜歡來一碗泡麵或是零食來解解饞,然而吃消夜本身就不是件健康的事,要是吃錯食物,也有可能會鬧肚子不舒服。不過有的食物可不只是肚子痛這麼簡單,甚至會害人體引發一系列可怕的症狀,來看看這篇文章中的例子就知道了。   ▼有名男子晚間吃了兩碗泡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12月1日是世界愛滋日,為關懷愛滋感染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防治中心及林森中醫昆明院區的同仁,共同發起物品募集活動,義賣所得及剩餘物品,將捐贈給護理人員愛滋病防治基金會及台灣露德協會。   關懷愛滋系列活動 11月27日開始,昆明防治中心一連5天舉辦關懷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