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健檢查出肺結節置之不理 她數年後「1顆變多顆」多發性肺癌

▲(照/奇美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發現肺結節,千萬不要忽略定期追蹤。一名年約60歲的婦人,多年前檢查出1顆肺結節,之後卻未曾再追蹤,最近在子女陪同下做了電腦斷層檢查,驚見竟從1顆變成多顆節結節,這才緊張「變這麼多顆出來,是不是肺癌?」進一步切片,證實是多發性早期肺癌。

收治病人的奇美醫學中心胸腔外科主治醫師陳照坤表示,婦人經由複合手術室精準定位,成功取得多顆結節後化驗,病理報告顯示為「多發性早期肺癌」,慶幸的是淋巴結皆無轉移,後續檢查也無遠端轉移的情形,但因一開始檢查出的肺結節隨著時間已變大,經肺癌團隊會診,開始接受輔助性化學治療,目前於門診穩定追蹤中。

醫界觀察,近年來,台灣民眾健康意識抬頭,加上低劑量電腦斷層的發展,有越來越多的肺癌得以在早期就被發現,已經提高肺癌的存活率。

陳照坤說,依據奇美醫學中心臨床經驗統計,經由胸腔外科醫師判斷需進行切除的肺結節中,有高達7成為早期肺癌,其中更有12%為多發性早期肺癌,2個原發肺癌約9%、3個約2%,同時亦有4個者,只不過個案數較少。

醫師臨床上會根據影像判讀,決定治療方向,除了大小之外,也會根據電腦斷層,如果影像學上呈現的多顆結節是以毛玻璃狀陰影成分為主,判斷是多發性肺癌的機率較高,醫師多鼓勵病人早期接受手術治療。

陳照坤指出,針對此類多發性結節的處理,除了需視其結節的大小、影像學上的型態、是否抽菸、癌症病史、肺癌家族史等相關風險因子等,決定後續是追蹤或是手術切片等,手術方式亦須視其結節大小、位置設計其切除範圍,才能提供個人化的精準醫療。

照片來源:奇美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防疫又有科技新招!最新聊天機器人 「中、英文問答攏ㄟ通」

田僑仔照領萬元紓困 衛福部醒了!要查開賓士、住豪宅特殊個案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翻攝dianshu119、gigacircle   香蕉是一種常見的水果,但是我們吃香蕉的時候,香蕉皮都是丟棄的垃圾,其實香蕉皮也有很大的作用,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翻攝lerays,下同     一、香蕉皮煮水的作用 1、治皮膚瘙癢症 香蕉皮中...

閱讀詳情 »

大豆是蛋白質含量極其豐富而又十分廉價的食物。可它的境遇曾一度尷尬,煮熟的大豆難以引起人們的食慾,並且會使腸胃脹氣。人們需要更好的大豆食用方式,後來,用鹽滷點制豆漿而發明了豆腐。豆腐的誕生徹底改變了大豆的命運。豆腐讓人體對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變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軟變通的個性給擅長烹飪的中國人留有極...

閱讀詳情 »

▲示意圖,來源:xmsor.com   (翻攝自今日頭條,下同) 喻先生的嘴唇和眼睛腫脹得厲害 臉上一顆小痘痘,用手擠一擠,竟然差點因此喪命!近日,鹽城一位29歲的男子就遭遇這樣的“飛來橫禍”,在短短兩三天內,就差點引發多器官衰竭。幸虧診斷及時,才轉危為安。目前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