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疫情雖趨緩 陳時中直言沒有放鬆的本錢

疫情雖趨緩 陳時中直言沒有放鬆的本錢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今日記者會公布,新增262例本土確診COVID-19案例,境外移入5例,校正回歸65例,共332例。確診個案中新增13例死亡。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篩檢塞車數字已緩解,考慮之後將不再宣布校正回歸數字,同時說國內疫情已稍趨緩,但這是過去兩周全民犧牲共同努力的成果,仍然沒有樂觀和放鬆的本錢。       

確診數字校正後趨緩 但不代表疫情樂觀

陳時中表示,確診個案數據經校正後,疫情已緩步往下走,這3天維持持平的狀況,目前校正回歸個案中仍以雙北居多,其他縣市個案較少。目前Rt值(推測一確診者可傳染給多少人)漸漸下降,這反映過去14天的防疫成果,但也不表示疫情樂觀,也沒有本錢放鬆,未來仍須努力維持現有戰果。

三周累計125人死亡 新增一溺斃死者確診

雖確診人數下降,但死亡人數仍在高峰,今日新增13例死亡案例,年紀介於60多歲至80多歲,過去三周以來累計死亡人數已達125人。發言人莊人祥提到,死亡的案6932,為60多歲男性,24日意外溺水身亡,25日被通報採檢,28日確診。經了解個案20日出現發燒症狀,有去診所就醫,本身有高血壓與糖尿病史,但詳情有待進一步調查。

是否這段期間內的死者都須採檢?莊人祥補充,目前只要不是在醫院內死亡,屬於非自然死亡,檢警都會探查,只要有懷疑就可已採檢送疾管署檢驗,沒有特別限制哪些狀況不驗。

重症率更新 不分齡16%、高齡30%

關於北病南送情形,目前北南醫學中心若有配對,便會直接進行轉送,不會透過中央;若是需要南送但無法找到醫學中心收治,或是由集中檢疫所送醫的,中央會進行協助。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目前有各種管道進行南送,無法提供確切的數字。

他補充,目前有224人使用呼吸器,也更新昨日報告的重症比例,不分年齡重症率為16%,60歲以上重症率為30%。

離島入境普篩違法 本島已設站把關

離島三縣,連江縣、澎湖縣以及金門,因擔心本島案例至離島,逕為公告入境旅客須接受抗原快篩,公告已違反傳染病防治法,指揮中心會發函撤銷公告。陳時中說,昨日已公布飛往離島的五個國內航站皆設立篩檢站,需填寫健康聲明書,有症狀者不得搭機,這樣的強度已達到全面篩檢目的,所以離島不用另行設立。且擔憂快篩的偽陰性反而會降低戒心,容易鬆懈。


疫情雖趨緩 陳時中直言沒有放鬆的本錢


【延伸閱讀】

心房顫動患者「中風機率高5倍」 高風險群早篩丶早診丶早治癒後好

齊「心」抗疫超重要! 專家提出身心因應策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2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東港安泰醫院為毒癮者開了一扇窗一旦染上毒品就很難戒除,但天無絕人之路,即使是染上毒癮也能在「窗口」找到戒治的方向。做為母親,為了守護肚子裡寶寶的健康,在愛的力量驅使下,讓小孫成功截除毒癮,已經有兩年多不再見她到安泰醫院替代治療門診報到了!為了寶寶健康成功戒毒三年前,35...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國人罹癌人數、發生速度雙雙破紀錄,你還在大啖燒烤、紅肉嗎?營養師蘇怡瑄指出,紅肉經過燒烤恐會產生致癌物質,進而誘發大腸癌、乳癌,日常飲食最好多吃全榖、蔬果等富含高纖維的天然食物,維持健康飲食,才能有效抗癌。國人罹癌人數 首度突破10萬根據國健署103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假如有一天,家裡的老人家不小心跌倒了,造成右下肢疼痛無法行動。送到醫院後醫師說是右側髖骨骨折,建議開刀治療否則以後就不會走了。這時候該怎麼辦呢?又假如有一天,家裡的老人家彎腰拿個東西,突然覺得背部「啪」的一聲,就痛的無法起身,臥床翻身都成了問題。送到醫院後醫師說是脊椎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