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疲倦易喘覺得累?當心血管已90歲! 康宏銘醫師揭動脈硬化真相

疲倦易喘覺得累?當心血管已90歲! 康宏銘醫師揭動脈硬化真相

 

每日健康/採訪報導 林暐鈞

天氣變化大,心臟哪裡受得了?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康弘銘說,「在多變的氣候裡,有心血管疾病、三高的就要繃緊神經了!」康弘銘更提到『女性』是值得注意的一群。典型的『心絞痛』,包含胸悶、胸痛,但女性的典型症狀卻大有不同,症狀多為:疲倦、易累、易喘等。動脈硬化最大問題,就是『了無聲息』,等到視力模糊、腦中風都已太晚。醫師指出一項檢查,能測出血管年齡,提早發現奪命危機。

簡單檢查測出血管年齡 提早化險為夷!

康弘銘表示,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這種風險概念對於患者們早已無感,事實上一些較新型且更簡單的檢查,如『動脈硬化指數』直接反映血管的年齡,嚴重程度得到高度突顯,大家就更加重視。「假如她50歲,但血管超過90歲,這種風險概念更直接、恐怖。」此外,也可用頸動脈超音波直接看到自己血管年齡,對預防或治療,都是極佳工具,沒有侵入性、操作簡單及花費少。

血管硬化男女有別?

女性在更年期前雌激素對血管硬化具保護作用,讓血管內壁功能比較好,降低動脈硬化形成。但一旦停經後,這些風險因子恐加倍討回來,所以在更年期前後,對於動脈硬化問題,都要相當小心,已有三高的患者更須注意。 

康弘銘說,典型發生心肌梗塞,會在中壯年時期發生,好發族群多為男生、體型較胖、抽菸及三高者;值得一提的是,於女生較容易忽略,因為症狀不典型。典型心絞痛就是運動到一個強度就會感到胸悶、胸痛,但女性的症狀表現多是疲倦、易累、易喘。                                              

避免血管老化有什麼要注意的?

 

疲倦易喘覺得累?當心血管已90歲! 康宏銘醫師揭動脈硬化真相

 

第一種情形,本身已經有確定心血管疾病,第二種情形,本身有三高風險,或是沒有很積極治療、抗拒治療等,倘若天氣突變冷,就得注意生活作息、不熬夜、吃清淡,尤其平常就應養成習慣。

如果斑塊(動脈硬化)不是很穩定的時候,血管一收縮,血流就會被擠壓血管較容易受到變形的壓力,斑塊就產生裂縫,並喚起凝血機制、形成血栓,若到腦部 就釀成中風,到心臟就心肌梗塞,因此避免血管老化是重要關鍵。  

 

《延伸閱讀》

吃太少鉀難怪心臟病、動脈硬化纏住你!多吃3食材平衡鈉鉀離子,預防心臟衰竭

 

封面圖片來自:

每日健康/健康世界 

 

相關推薦

▲3C重度使用、高度近視讓台灣白內障患者越來越年輕,真走到手術這一步,一般人卻常忽略最重要關鍵,影響效果。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羅偉哲/高雄報導 大量使用3C產品、加上國小學童高近視率衍生出來的大量高度近視一族,醫界觀察,台灣已經浮現了新的國安危機!一年接受白內障手術人數,逼近26萬人大關,且患...

閱讀詳情 »

▲「癌后」膽管癌的致命程度直追胰臟癌,國內名醫感嘆台灣人卻對它十分陌生,缺乏警覺。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劉宇軒/台北報導 一接觸油膩的食物就噁心嘔吐,肚子不舒服,一般人怎麼樣也想不到,這竟會是身有惡癌的症狀!在台灣,有個隱形的殺手「癌后」,罹癌後的死亡率之高,僅次於外界熟知的胰臟癌,也因為預後差、...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關節痛,忍一忍就好?」「關節痛只是因為工作太勞累?」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種好發於中年女性的自體免疫疾病,馬偕紀念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李惠婷指出,除了造成關節慢性疼痛之外,還會持續破壞關節,漸漸造成關節變形,甚至導致失能,可不是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