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病人有權參與決定!北榮落實醫病溝通 乳癌治療選擇不後悔

病人有權參與決定!北榮落實醫病溝通 乳癌治療選擇不後悔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衛福部2016年期大推「醫病共享決策」,以病人為中心,加強溝通與尊重,透過醫療人員提供實證資訊及引導,積極參與自己醫療過程,降低病人不知情的感受,促進醫病關係,提升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

臺北榮總乳房醫學中心自2019年起建立醫病共享決策輔助工具,協助乳房全切除手術患者面臨重建手術時,清楚了解自己即將面臨的問題與需求,充分與主治醫師討論,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式。

彌補醫病溝通不足 落實病人治療決策權

乳房醫學中心曾令民主任指出,乳房不同病況的治療方式很多元,以往患者本身非醫療專業人員,並不清楚哪些對自己最有利,因此只能依從醫護人員安排。本院醫學中心貫徹醫病共享決策,彌補病友資訊不足的狀況,醫護人員與病人及病患家屬共同合作,對醫療照護服務有共同決定權,真正達成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

跨不出乳房全切心魔 「這個」助她做決定

42歲的陳小姐,去年10月底確診二期乳癌,腫瘤位置為左側乳房接近腋下的位置,約3至4公分。主治醫師建議以乳房全切除的方式治療,但愛美的陳小姐不願接受乳房全切除。在醫病共享決策樹的輔助下,讓她清楚認識乳癌的治療選項,也完整了解每一種治療的優缺點,幫助陳小姐釐清自己在意的事,讓她能好好與家人及醫師討論出理想的治療選項。

最終,陳小姐選擇化療後再局部切除,保留左乳,目前癌細胞控制得非常好,兼顧治療與保留乳房的意願。她表示,雖然左側乳房有缺陷,但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現在她依然可以自信運動,罹癌不是人生終點,希望每位乳癌姐妹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活出自己的心人生。

醫病共享決策樹 發展院內決策共商工具主軸

腫瘤醫學部趙大中醫師是乳房醫學中心「醫病共享決策」靈魂人物,與乳房醫學中心蔡宜芳醫師及連珮如個管師一起帶領團隊發展醫病共享決策樹,此工具由疾病角度發展,彙整早期乳癌到晚期乳癌患者面臨治療的決策困難,以及面對標靶受體為陽性(HER2+)或陰性(HER2-)的治療選擇上的不同決策點,每個決策工具內容都有四個步驟「了解、思考、評估、決定」。

連珮如個管師分享,許多乳癌患者會因乳房重建手術可能對身體產生的影響,或對潛在問題的不了解而卻步。透過醫病共享決策樹,患者能了解不同手術的優缺點、合併症、手術時間、恢復期及外觀;讓其思考自己在意的因素有哪些,是希望著重生活品質、費用考量、擔心留疤或疼痛等;謹慎評估後將資料提供給醫療團隊,共同決定出最有利的治療方式。

轉化難懂的數據 產生醫病雙贏

實證醫學中心鄭浩民主任表示,透過實證醫學與臨床醫學的合作,結合數據與臨床狀況,把難理解的醫療文字及數據轉換成民眾理解的內容,可以提高病患與家屬對疾病的認識,也能強化醫病溝通,達到雙贏局面。

臺北榮民總醫院乳醫中心 鼓勵病人做自己的主人

乳房醫學中心透過「醫病共享決策」先了解病人價值觀和期待,並以實證為基礎提供醫療建議,彼此互相溝通討論做出最合適病人的決定,亦能降低醫療糾紛、避免資源浪費。對患者而言,積極參與醫療決策過程,能提升患者治療順從性與醫療滿意度,也能增強患者的治療意願。

【延伸閱讀】綠蜂膠有助抗氧化、殺菌、加強神經細胞功能! 慎選產品才有保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72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70多歲的老先生,身體健朗平日喜歡到處遊山玩水,某日突然出現手腳無力現象,起初不以為意,認為年紀大、體力衰退所致,但症狀逐漸嚴重,甚至出現口齒不清等情形,家人懷疑是中風,送醫後經電腦斷層檢查,確診為慢性硬腦膜下血腫。原來這名老翁頭部曾經遭到撞擊,由於沒有外傷,就沒去看診,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癌症到底會不會遺傳?僅管近年來醫療技術精進,癌症防治仍是全球首要關注的議題。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公告資料顯示,全球每年約有760萬人死於癌症;而在台灣,癌症已連續31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平均每6分56秒就有1人被診斷為癌症。醫師指出,癌症是基因疾病,只要減少基因變異的機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67歲的陳女士,有糖尿病與高血壓病史,20年前因腎臟病切除一顆腎臟,長期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3年前腦部發生血管缺血導致功能受損,最近不幸摔傷腳踝及背部,就醫後醫師開立消炎止痛藥和肌肉鬆弛劑改善疼痛;不料,服藥後出現頭暈、食不下嚥,以及嘴乾舌燥等情形,甚至記憶力衰退。台北市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為維護心智障礙者的健康,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今天舉辦第二屆公益身心障礙盃桌球比賽;唐氏症寶寶阿龍練習打了4年的桌球,有自己球拍的他連睡覺都會抱著桌球拍。該基金會更發現,桌球運動不僅能提升心智障礙者肌耐力、肺活量,追球過程中也能提升專注力,因而能和工作發揮相輔相成的效果。第一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