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病從口入 小心生吃海鮮急性肝炎找上門

暑假旅遊旺季過後,醫院門診常見在東南亞旅遊生食海鮮,回台後得到急性肝炎、尿液出現茶色尿的案例。不止海鮮,連吃止痛藥、甚至刷牙、打針都有可能得急性肝炎,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表示,急速的肝衰竭會造成死亡,喜歡生吃海鮮的民眾,飲食料理等必須非常小心,避免感染急性肝炎。

病從口入 小心生吃海鮮急性肝炎找上門 

彰基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范泉山指出,暑假從東南亞旅遊回台灣,得到急性肝炎,而且很多由唾液傳染的A型肝炎,甚至同桌一起吃的旅伴、廚師都會得到。主要是衛生環境、病毒汙染的食物或水感染A肝病毒,或者生飲、生食,食物未煮熟,尤其生蠔或水產貝類。應保持良好衛生習慣,飯前、便後及處理食物前,皆須正確洗手。

除了海鮮要注意衛生,基隆長庚外科副教授江坤俊說,曾有患者因疲倦過勞吃補藥,沒想到吃了後精神惡化,小便都是茶色,因此,吃補藥小心吃到肝惡化住院。急性肝炎兩周內會有腹水、手會抖、黃疸等症狀,嚴重會使肝細胞大量壞死,肝除了解毒、合成,更負責凝血功能製造,急速的肝衰竭是會死亡的。

病從口入 小心生吃海鮮急性肝炎找上門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得了急性肝炎?范泉山醫師表示,急性肝炎是非特異症狀,也就是病患提出的症狀不一定和特定疾病或是某身體組織有關。一開始胃口會變差,連平常抽菸習慣的人都不想抽菸。急性肝炎容易與感冒、腸胃炎搞混,但肝炎並不會腹瀉,而感冒與腸胃炎也不會出現黃疸,這是一個判別的方法。

節目中將教導大家如何護肝,正值蚵仔、生蠔的產季,為避免大家吃壞身體,國宴主廚邱寶郎教大家判斷新不新鮮,以及料理方式;營養師也將分享秋季護肝食材,調節免疫能力,來預防肝炎。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每週六、日晚間9點《健康2.0》!

相關推薦

  這個社會讓許多人感到挫折及灰心。有人選擇放棄,讓其他人決定人生,並抱怨終身。 但你也可以選擇挑戰,找回人生的主導權,就從建立紀律開始。   ► 運動 最重要的第一步:運動。運動是一切的原型。好好運動、吃飯、睡覺,讓運動成為一個正向循環。重新生活,才有本金調整人生。 我今年四...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桃機一口氣爆出12例群聚相關個案,正式宣告Omicron進入本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7)日下午正式宣布,經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決議,即起縮短打第三劑的間隔時間,只要接種兩劑COVID-19疫苗且間隔滿12周(84天)以上的滿18...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還沒打好打滿疫苗的人,動作真的要快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一口氣公布國內新增58例境外移入,創下單日新高,值得注意的是,桃機目前12例本土確診個案當中全數都是「突破性感染」,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就宣布,即日起開放提早接種第三劑疫苗,而也已經符合接種第三劑...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境外移入個案爆出新高量!今(7)日公布國內新增62例COVID-19確定病例,為昨深夜公布的桃機相關4例本土個案及58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境外移入個案數創下單日新高,值得注意的是,最新疫調及檢驗結果顯示,在7名確診清潔員當中,於六號行李轉盤案17307...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