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痛風走開! 這樣化解吃鍋高普林危機

痛風走開! 這樣化解吃鍋高普林危機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歲末寒冬,民眾喜歡吃鍋進補或喝酒祛除寒氣。但要小心,攝食大量高湯中的高普林食物及飲酒過度,加上少喝水,血液中尿酸值瞬間飆高,尿酸沈積於關節處,清晨醒來大拇趾或腳踝劇烈疼痛,稍微移動就痛得不得了,完全沒辦法下床。

痛風常突發在半夜、清晨 第一次多發生在大腳趾

衛福部桃園醫院中醫主治醫師許為軫說明,痛風是攝取富含嘌呤的食物、體內嘌呤合成異常增加,或腎臟排泄尿酸功能不良,造成尿酸過多,結晶沉積在關節腔中,引發免疫功能過度反應,造成的發炎疾病。

劇烈疼痛常突發於清晨或半夜,第一次大多發生在大腳趾,也可能發生在腳踝、足背、手腕等地方,關節表現為紅腫熱痛,活動受限,重者有關節積液痛如刀割,多於24至48小時達到高峰,症狀多在3到7天自行緩解。若反覆發作,會造成關節突出變形,形成「痛風石」,甚至造成間質性腎炎或尿酸腎結石。

中藥清熱消腫止痛 緩解期補腎利濕

許為軫醫師表示,中醫稱痛風為「歷節風」,是因為患者喜歡肥甘厚味或是喜歡喝酒,導致痰濕阻滯於血脈中,再經由風、寒、濕等外邪誘發,導致濁瘀凝滯化熱,造成骨節發炎疼痛甚至關節變形。

痛風的治療急性發作期時可用如意金黃散外敷來清熱消腫止痛,內服上中下通用痛風丸、四妙散等來化濁利濕通絡。慢性緩解期,治療則以補腎,利濕瀉濁為主,例如用六味地黃丸,再加上降低尿酸的藥物,像是黃柏、土茯苓、金錢草、車前子可抑制尿酸形成,萆薢、威靈仙、秦艽、澤瀉可增加尿酸排泄,山慈菇可減少發炎反應等,避免痛風再發。

日飲2至3公升水 降低尿酸濃度

許為軫醫師提醒,須少食高普林的食物, 雖然控制飲食,尿酸值下降並不多,但不控制飲食,尿酸值上升卻很快。誘發痛風發作的飲食,啤酒最重要,其次為海鮮、內臟。每天喝水2千~3千毫升,可降低尿酸濃度,也有利於尿酸排出。中醫治療痛風具有內外同治的特點,只要運用得當,不僅可降低西藥引起胃腸不良反應,而且對於降尿酸及保護腎功能都有幫助。(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38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8歲的上班族李小姐,因右手疼痛、抬不起來,已經2星期了,以為貼貼痠痛貼布就會好轉,結果右手的疼痛沒有緩解,夜晚甚至無法右側睡,故來復健科求診,經診斷為「沾粘性肩關節腔炎」,即是俗稱的五十肩,李小姐很訝異,自己還不到50歲,就得到五十肩了!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復健科物理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雖然因政治因素,台灣連續三年缺席世界衛生大會(WHA),然而衛福部仍率團前往瑞士日內瓦的會議現場,宣揚台灣參與國際衛生事務的能力與決心。衛福部部長陳時中20日發布影片透露開幕大會前一天行程,連續進行多達12場雙邊會議,時程中也參加民團、僑團的遊行,並在接受日本共同社專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工程師曾先生上班時,經常需久坐寫程式,總覺得自己吸空氣、喝水也會胖,可是為什麼有人怎麼吃都吃不胖?隔壁的同事愛吃甜食,健康檢查驗起來血糖也正常?醫師總是建議吃高纖、低升糖指數的飲食,為什麼醫師說的,有的人照做之後有效,但他照做,血糖卻是不減反升。台大醫院新竹分院代謝內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每年的五月中旬是台灣的梅雨季的開始,俗稱「入梅」,陰雨不斷的日子可能持續整整兩個月,由於長期下雨,導致衣物、食品等容易發霉,因此梅雨又有一個別名:「霉雨」,中醫師陳麒文表示,這樣的天氣,常導致腰酸背痛,頭昏沉重,大便泄瀉等等症狀,從中醫的角度來說,便是外感「濕邪」所導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