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痠痛吃肌肉鬆弛劑,有效?小心,「鬆」過頭恐出問題!藥師解析5種肌肉鬆弛劑

痠痛吃肌肉鬆弛劑,有效?小心,「鬆」過頭恐出問題!藥師解析5種肌肉鬆弛劑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報導/黃慧玫  諮詢專家/鄰家藥師 甘誼文

因運動導致肌肉痠痛、關節扭傷、肌腱發炎,或因搬運重物姿勢不良閃到腰,或是長期壓力大肌肉緊繃、久坐辦公肩頸僵硬等情形,至復健科或骨科就診時,醫生多會開立「肌肉鬆弛劑」,來緩解疼痛。

但,你知道嗎?當痠痛找上門,過度服用肌肉鬆弛劑,小心會讓肌肉「鬆」過頭!食品藥物管理署於《藥物食品安全週報》中,邀請鄰家藥師甘誼文為大家進一步說明,讓民眾更了解「肌肉鬆弛劑」。


肌肉鬆弛劑是解痠痛萬用藥?小心藥物副作用


甘誼文表示,「肌肉鬆弛劑」是可讓肌肉放鬆的藥物,透過干擾神經肌肉末端的神經傳導,減輕肌肉緊張痙攣、過度反射所引起的疼痛、僵硬和緊繃不適,讓過度使用的肌肉得以休息。
在服用肌肉鬆弛劑之後,肌肉會呈現放鬆無力的狀態,精神也容易產生疲倦嗜睡、視線模糊、反射運動能力下降及專注力降低等情況。此時,在行動上一定要特別注意,不可掉以輕心,別不小心發生意外。


5種常見肌肉鬆弛劑,副作用大不同


甘誼文指出,肌肉鬆弛劑不只一種,醫師在診斷病人酸痛的成因與部位後,會開立不同的肌肉鬆弛劑。每一種肌肉鬆弛劑的機制、注意事項與副作用都不相同。她特別以下5種常見的肌肉鬆弛劑,為民眾做進一步說明。


1. Baclofen


常用的中樞性肌肉鬆弛劑,結構近似於神經傳導物質GABA,能抑制脊髓反射,使緊張或痙攣的肌肉得到鬆弛。因此,Baclofen的適應症限於脊髓和大腦疾病或損傷引起的肌肉痙攣。
常見副作用有疲勞、短暫性昏睡、肌無力,可能有呼吸困難或頭暈的狀況。長期連續使用Baclofen後,若突然停藥可能產生躁動不安、精神混亂、錯亂幻覺、譫妄,甚至癲癇的情形,若有神經疾病相關病史者需特別小心。


2. Chlorzoxazone


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肌肉鬆弛劑,不會影響正常肌肉的功能,對腦幹也幾乎不產生作用,因此對精神、神經、呼吸、循環系統等正常生理機能的影響較少。
主要可減輕骨骼肌痙攣、急性肌肉疼痛,對於肌肉緊張、神經肌肉異常收縮等都有幫助。服用這個藥物時,可能會導致排出橘紅色的尿液,此為正常現象不用太過擔心。


3. Tizanidine


是中樞型肌肉鬆弛劑,除了肌肉鬆弛的作用,亦有中樞鎮痛效果。主要抑制脊髓中樞的興奮型神經傳導物質NMDA的訊號,對於肌肉痙攣的疼痛及神經系統疾病引起痙攣的症狀都有幫助。
甘誼文提醒,Tizanidine可能造成低血壓、頭暈眼花的副作用,若同時使用其他降血壓的慢性病藥物,應主動告知醫師。


4. Mephenoxalone


藉由阻斷神經傳導及抑制骨骼肌肉反射的方式,進而達到放鬆肌肉並緩解痙攣的效果,主要可減緩由脊髓或肌肉痙攣引起的疼痛,針對大部分肌肉疼痛、僵硬不適的狀況都能有效緩解,恢復正常的生活機能。
除了作為肌肉鬆弛劑,也有緩和神經、放鬆精神效果,能改善精神緊張、神經質、神經焦慮的症狀,可作為輕度抗焦慮及精神安定劑處方。
需注意相關交互作用,例如酒精、部分鎮靜安眠類藥物、抗組織胺藥物,可能會加重嗜睡、倦怠、無力等副作用,不可同時服用。服用後如有昏昏欲睡情形,請勿駕駛或動用機械等。


5. Tolperisone


主要用於緩解脊髓損傷、外傷術後、腦中風後遺症、腦性麻痺、多發性硬化症及其他疾病等引起的肌肉痙攣及緊張。此藥物有強烈的酸苦味,服用時要「整粒吞服」,若剝半或咬碎可能會造成舌頭痲痺的不適感,請服用者特別留意。
甘誼文提醒,肌肉鬆弛劑可有效減緩肌肉痠痛,但其副作用也不容小覷。記得要遵照醫師處方,安全服藥,才能在不傷害身體的情況下,達成有效的治療。 

從圖片測出你的精神壓力!
【延伸閱讀】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相關推薦

(圖片轉載自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名醫大聲公 採訪報導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腸胃不好,於是尋求各種方法改善腸胃狀況,但萬萬沒想到的是,腸胃不好竟然和塵蟎有關!鴻馨診所吳佳鴻醫師表示,塵蟎可說是台灣急性過敏原排行榜裡的首位,一般人聽到塵蟎過敏,首先想到的不外乎是打噴嚏、流鼻水、鼻塞,或甚至皮膚的症狀,然...

閱讀詳情 »

(圖片轉載自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名醫大聲公 採訪報導 現代人普遍作息不正常,加上飲食習慣不佳,無形中都在損害肝臟的健康。國泰醫院肝臟中心主治醫師張睿欣提醒,如果發現眼白發黃、尿液呈現茶色或身上出現蜘蛛斑,就要當心肝臟可能出現問題了。 觀察皮膚可判斷肝臟健康? 張睿欣醫師表示,在外觀比較容易觀察到...

閱讀詳情 »

(圖片轉載自每日健康)   足底筋膜炎怎麼辦? 每日健康特別專訪凃俐雯醫師,為大家說明何謂「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就是跟阿基里斯腱在我們的前背腺這條線上面是連續的,在小腿的後側肌肉,當阿基里斯腱繞過跟骨時,就會變成「足底筋膜炎」然後再往前走到腳趾頭。 醫師表示: 因為筋膜腺是相連的,...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藝 編譯 蠟淚樣骨病,也稱蠟油樣骨病,在臨床及影像學上,它屬於罕見且原因不明的骨質硬化性疾病。照影上的表現是單側肢體骨質硬化,骨質硬化形態如蠟油樣向下滴注狀,故得名「蠟淚樣骨病」,該疾病的臨床表現在早期並不明顯,但隨著病情惡化加重,可能會出現局部疼痛、關節腫脹、單側肢體增粗變形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