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友出現病癥遲不就醫 醫護重裝手術救命

癌友出現病癥遲不就醫 醫護重裝手術救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51歲男子因吞嚥疼痛到受不了,到臺中慈濟醫院耳鼻喉門診就醫。耳鼻喉部主任吳弘斌檢查後,發現病人頸部右側腫塊為扁桃腺腫瘤轉移,病理報告確認為扁桃腺癌,經重裝防護動手術,終於能順利放療與化療。吳弘斌呼籲,癌症都有治療黃金期,即使疫情升溫,醫護人員會謹慎防疫保護病人,千萬別因恐懼,腫瘤拖到無法處理。

吞嚥困難頸部痛 拖半年才就醫

王先生早發現自己吞嚥困難與疼痛,卻害怕疫情期間就醫。門診時,吳弘斌主任發現王先生右頸部腫塊,合併症狀出現半年多,不能再拖。他告訴王先生,醫護人員均會依衛福部感染管制指引與臺灣頭頸部外科醫學會發布COVID-19流行時的頭頸癌外科手術建議,確保病人及手術相關人員安全。

王先生PCR採檢確認為陰性後,辦理入院,在吳主任安排下,做胃鏡、腹部超音波、核磁共振、骨骼掃描等檢查,排除食道癌、肝轉移可能性後,執行頭頸部手術,病理報告確認為扁桃腺癌,順利繼續進行放射線治療與化學治療。

疫情升溫怕就醫 癌症療程不能停

疫情升溫,大眾難免擔心就醫的安全性,但癌症腫瘤進程無法停止,該治療還是必須要治療,否則腫瘤愈長愈大,甚至無法治療反而更糟。吳弘斌主任認為,不同期別的口腔癌病人,可以搭配疫情狀況做相對應調整。如果是惡性早期,仍建議趕快在治療黃金期手術,避免腫瘤變大後續難以處理。

不只口腔癌,其他癌症與重大疾病也都有治療黃金期,癌症變化不會等人。吳弘斌呼籲,大家配合政府宣導減少不必要的外出,但有任何身體不適還是要立即就醫檢查,進行必要治療。

【延伸閱讀】

乾癬治療不中斷 疫情期間兼顧防疫與規律治療最安心

在家上班這樣「坐」 小心肩頸頂叩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5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捏捏耳朵 從裡到外氣色好 小小的耳朵就可以對應到全身的器官, 簡單的捏、搓、拉就能調整自律神經平衡, 不用工具也能啟動自然治癒力。 現代女性常常身兼多職,加上作息不正常容易讓自律神經失調,日積月累的壓力容易造成內分泌異常,造成這裡痛、那裡痠,黑斑粉刺跟著冒出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又屆溫馨五月,為了體恤親愛的母親,相信許多民眾已經開始準備禮物要歡度母親節。除了大餐或蛋糕之外,近年最夯流行的禮物還有可以讓母親變美的醫美微整,讓媽媽變年輕漂亮也成為許多人的另類禮物。開業醫美醫師周恆光表示,母親節是醫美的旺季,不少兒女或是父親陪著媽媽至醫美診所諮詢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你有鼻子過敏的問題嗎?最近季節交替,鼻子過敏就會更嚴重,常有人是一大早起床,就噴嚏打不停,甚至會有流鼻水和鼻塞的毛病!根據研究顯示,兒童時期就有過敏性鼻炎,若沒有妥善治療,病況嚴重時恐造成鼻竇炎與中耳炎,甚至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睡眠和學習品質低落,且會出現過動症,不得不...

閱讀詳情 »

(示意圖-非內文當事人-圖片截取自 廣東公益恤孤助學促進會 )全體醫生向這位年僅11歲的小學生敬禮.....   年僅11歲的小學生梁耀藝身患腦瘤,臨走前他決定捐出腎臟和肝臟。6月6日,他的心愿達成,其捐出的器官在8小時內挽救了更多的生命。在ICU病房里,小耀藝已經失去了意識,不能自主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