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友房屋二貸籌醫藥費續命 台灣癌症基金會籲設「TmCDF」

癌友房屋二貸籌醫藥費續命 台灣癌症基金會籲設「TmCDF」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王小姐46歲時確診卵巢癌第四期,先接受常規化療,追蹤半年癌指數持續上升,為了想陪兩個年幼女兒長大,選擇更積極的新藥治療,但當時健保尚未給付,即便是雙薪家庭也難以負荷,跟先生討論後,以房屋二貸換現金來籌治療費。王小姐持續治療後病情獲得控制並可回到職場,可惜因意外事故離世,當初為了治療而增加的房屋貸款,如今由先生一邊帶著兩個孩子一邊工作繼續償還。

成立多元參與機制 兼顧癌症病友需求

癌症時鐘每年持續加快,等不到新藥給付已是癌友經常面臨的課題。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指出,癌症新藥日新月異,藥費的成長比例是總額成長的2倍,加上人口呈現快速高齡化趨勢,只倚靠漲保費恐難以為繼,癌友的生命更不應跟新藥健保給付的時間來賽跑;為確保健保永續發展及回應癌症病友的急迫需求,健保應以多元參與機制的方式給付「癌症新藥」。

額外財源支持癌症新藥藥費 創造公平機會取得治療

台灣癌症基金會2020年癌症新藥共同負擔可行性深度訪談及專家工作坊,專家建議以健保體制外設置補充財源,彌補未納入健保的部分,病友可透過共同負擔的方式多元參與健保,不足的部分以補充財源支持,在健保全額給付與民眾全額自費間取得平衡,並納入經濟弱勢癌友的保障機制直接回應有急迫性需求的病友,創造更公平的機會取得治療,同時針對療效不確定性的藥品導入真實世界的證據蒐集,作為未來是否納入健保常規給付的評估依據,有助於健保將錢花在刀口上。

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 「3大特色」不用債留家人

醫療科技突破創新,部分癌症新藥甚至可以讓患者有治癒的機會。考量癌症治療的急迫性,蔡麗娟說,台灣癌症基金會已與各領域專家著手進行「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TmCDF)」之制度構想研究。蔡麗娟強調,不同於英國的Cancer Drug Found,CDF,希望解決台灣在癌症新藥給付上的困境,因此具有三大特色:1.多元參與機制,包括病友、健保署、藥廠並兼顧經濟弱勢;2.尚有不確定性之癌症新藥提供真實世界數據,幫助健保做最有效資源的運用;3.融入癌友共同負擔概念,降低癌友財務負擔,增加新藥可近性。

【延伸閱讀】

流感新冠夾擊,流感疫苗+多合一疫苗,爸媽更安心!

小腹變大只是胖了? 小心恐是卵巢癌找上你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58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今年66歲的洪先生為B肝帶原,6年前確診肝癌,手術摘除14公分腫瘤,本以為從此健康,沒想到3年後復發,陸續接受栓塞等治療仍不見效,甚至轉移至骨頭和肺部,也因腹瀉、皮膚癢等藥物副作用而痛苦不堪。在醫師建議下使用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療法,病情獲得控制,且生活如常,不受...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中報導】在炎炎夏季,擦上厚厚的保養彩妝品,希望能夠美美的出門約會,讓皮膚的瑕疵、斑點、痘疤等全都能被掩蓋,但汗水、出油往往容易破壞妝容,時間累積一久,膚質每況愈下,更加不敢素顏見人。現今醫學美容當道,透過雷射解決面子問題,就能讓臉部肌膚蠟黃、暗沉、細紋和斑點、疤痕困擾,全部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年約70歲的老先生因病住院,出院一、兩週後出現持續腹瀉,原以為只是腸胃不適,虛弱的他到醫院求診,醫師診斷為「偽膜性腸炎」,推斷原因為住院期間接受抗生素治療,引起腸道細菌生態失去平衡,進而造成「困難梭狀芽孢桿菌」(Clostridium difficile)等致病菌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腹肌好難練,有更有效率的方法嗎?產後腹直肌分離使肚皮鬆垮垮,如何恢復身材?現代人不僅追求減肥,更希望有健美曲線,不過運動飲食需要超強意志力,近來歐美風行HIFEM(高強度聚焦磁能)技術的「肌肉強化計畫」,同時增加肌肉並減少肌內脂肪打造健美腹肌,如此黑科技是真的嗎?快來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