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症「疲憊」提高死亡率 用智慧手環日夜監測把關

癌症「疲憊」提高死亡率 用智慧手環日夜監測把關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你知道癌因性疲憊(Cancer-related fatigue, CRF)嗎?癌症患者進行治療時,「疲憊狀態」也是影響預後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台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副教授黃采薇表示,有些癌症患者不知道疲憊是主要症狀,甚至不敢說出口,因為覺得體力跟不上,怕中斷治療,但當化療打下去,體力耗盡時,反而嚴重影響治療效果。因此北醫研發一款可監測患者疲憊狀態的系統,以及監測用的智慧手環,希望能幫助癌症患者能夠獲得最有效的治療。

癌因性疲憊 大大影響預後

黃采薇表示,癌因性疲憊是指罹癌期間及癌症治療期間,所經歷的全身耗竭感、能量和心理能力減弱,嚴重干擾生理、心理狀況。癌因性疲憊的發生率約60%到90%,並且常與抑鬱、疼痛、厭食、失眠、焦慮、噁心和呼吸困難等症狀並存。

疲憊影響癌症患者的日常活動、生活品質,甚至可能會因此中斷癌症治療。但癌因性疲憊為主觀感受,非常容易忽略,疲憊也容易被患者視為「理所當然的症狀」,也會讓醫護人員低估患者的狀況。且臨床上利用0分(無疲憊)到10分(極度疲憊)的評估方式來呈現病患疲憊程度,卻無其他客觀測量方法。

北醫推出智慧系統 以客觀資料做評估

因此,台北醫學大學研發癌因性疲憊的監測系統,主要以心律變異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呈現自主神經系統的調節過程,包括交感神經系統、副交感神經系統和迷走神經。交感神經活躍會增加心跳,而副交感神經活耀則會降低心跳。HRV的指標可以協助判斷睡眠、心理狀況,黃采薇舉例,系統會日夜蒐集心律變化,假如晚上患者有好好睡,但數據顯示心律有異常,表示他中間睡得不好。。

而近年來,智慧型科技逐漸盛行,利用智慧型手環的光電容積脈搏波(photoplethysmography, PPG)可以等同HRV的信號測量,並藉由智慧手環的易攜性,找到長時間監測患者疲憊的方法。黃采薇表示,曾有一位罹患卵巢癌的老奶奶,第一次做化學治療,當時以連續帶五天手環並監測狀況,奶奶原先口述認為自己的疲憊感是6-7分,但某天病情急轉直下,其實以監測後的客觀評估,已經是高達10分以上,主觀的評估畢竟有所偏頗,更突顯以系統提供客觀數據評估的重要性。

黃采薇補充,然而目前系統的數據並不多,當蒐集一定程度形成大數據時,模型會更穩定,未來即能做推估病人疲憊的程度,以及預估存活期與治療效果,甚至能夠規畫合適的照護措施,或給病人具體化的建議。

【延伸閱讀】

數位疫苗證明你申請了嗎? 確認「這幾點」才能真正省事

找出機場與防疫旅館群聚傳染媒介  專家推測恐是氣溶膠傳播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43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秋冬專案即將在2月28日結束,國內防疫措施將有限度重新開放,3月2日開始放寬大眾運輸工具與郵局營業區飲食禁令,高鐵自由座恢復,台鐵城際列車站票數量限制解除,雙鐵大廳恢復場地租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醒,2月28日後口罩措施維持,人潮聚集處仍然嚴格規定戴口罩,違者開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江先生的職業是工程師,某天上班開車行經快速道路時,冷不防地被後面車輛撞擊,驚慌下江先生竟將車子衝到對向車道去,一台貨車恰好迎面而來,一瞬間差點以為自己要去見閻羅王,幸好最後兩台車都及時停住因而逃過這場劫難。江先生被送往安南醫院急診室檢查生理狀況無恙後返家休養,不過,在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名50歲女性,有鼻塞與慢性鼻炎症狀達3年之久,同時有化膿樣鼻涕,曾接受抗生素及鼻腔內類固醇治療,但效果不佳,沒想到口腔內硬顎及軟顎間出現無痛性潰瘍,並伴隨上嘴唇腫大。求診皮膚科,仔細檢視後發現,該潰瘍有大範圍基底壞死,周邊的點狀潰瘍也有類纖維樣分泌物,診斷發現惡性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10)年健保費率調漲,由4.69%增加至5.17%,補充保費也跟著調整,衛福部部長陳時中曾說,健保將朝長期改善與減少浪費方向改進。昨(23)日媒體報導,藥費部分負擔傾向增加自付額,原百元以下免收未來擬付40至200元,檢驗費50元起跳,慢性處方箋也將收取部分負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