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有多久沒去健檢了? 預防性保健疫苗接種也不可缺漏

你有多久沒去健檢了? 預防性保健疫苗接種也不可缺漏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創造更美好的未來,但是您有全方位瞭解自己的健康嗎?如何才能知道健不健康,首先就是要定期做健康檢查。若能再進一步做到預防保健,對於自己的健康,就能更全面性的保護。


健檢2大主要項目 及早揪出心血管疾病、癌症病灶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許俊賢說,國人的平均餘命逐年增加,109年10大死因排行榜中的主要項目,為惡性腫瘤(癌症)及心血管疾病(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健康檢查的目的,正是要及早發現初期的疾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心血管疾病最早期是以三高來表現,包括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如能提早接受非藥物治療(生活飲食習慣調整等等),或已經確診者接受藥物治療,就能預防將來嚴重的併發症,如心肌梗塞、腦中風,慢性腎衰竭等。常見的癌症也可利用篩檢來早期發現。


但是每個疾病的進程不一,癌症也是有的長得快、有的長得慢。如肝癌生長速率快,每3個月變大一倍,因此B型肝炎患者,如果有肝臟發炎的情形,每3個月要做2次腹部超音波及抽血檢查相對的,大腸在完整的大腸鏡檢查後,完全正常者,甚至可以隔5年再追蹤。民眾可以利用政府依不同年齡層或特定族群提供的免費體檢及篩檢服務。


健保補助成人健檢 40至65歲每3年1次 65歲每年1次


「成人預防保健『健康加值』方案」提供40歲以上未滿65歲民眾每3年1次、55歲以上原住民、罹患小兒麻痺且35歲以上者、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健康檢查。自109年9月28日起,調整B、C型肝炎檢查年齡為45歲至79歲終身1次(原住民40歲至79歲)。


乳癌、口腔癌、大腸癌、子宮頸癌 4大癌症篩檢你做了嗎?


「4大癌症篩檢服務」,提供預防保健免費補助篩檢:乳癌篩檢(45至69歲婦女,及40至44歲且二等親具有乳癌病史,每2年1次乳房攝影)、口腔癌篩檢(30歲以上有嚼檳榔或吸菸習慣之民眾,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大腸癌篩檢(50至75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子宮頸癌篩檢(30歲以上婦女,每年1次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


雙北補助65歲以上 終身可免費接種1劑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


另外,「疫苗」的施打,也屬於預防保健的一環。衛生福利部根據不同年齡層,提供各類對象預防接種建議,成人(19歲以上)建議接種的疫苗共9種:破傷風、白喉、百日咳相關疫苗(Tdap/Td)、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季節性流感、A型肝炎、B型肝炎、肺炎鏈球菌(13價結合型及23價多醣體)、日本腦炎、人類乳突病毒、帶狀疱疹疫苗。目前臺北市、新北市補助65歲以上長者,終身可免費施打1劑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詳細接種時程,民眾可至衛福部網站或醫療院所的家庭醫學科詢問。


健檢套餐琳瑯滿目 醫師建議可依個人和家族病史規劃


目前市面上各式各樣的健檢套餐,包羅萬象,其實包含相當多沒必要的檢查,導致大家拿到報告時,被一堆數字和專有名詞搞得頭昏腦脹,更有些人被報告上的「建議繼續追蹤」、「腫瘤指數偏高」、「疑似」、「結節」、「病灶」、「陰影」等字眼弄得疑神疑鬼、草木皆兵。


許俊賢建議,可以與醫師討論,就個人疾病史、家族史,制定「量身訂做」的健檢計畫,最好能和醫師討論自己的報告,充分了解各項數據真正的意義。再搭配四癌篩檢、疫苗施打等預防保健方法,真正全方位瞭解自己的健康,免於病痛,生活更美好。


更多NOW健康報導
▸女性嗜吃炸物、珍奶、藥膳補品 子宮內膜異位症恐上身
▸民眾問:我得Omicron了嗎? 必看Omicron症狀整理包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一名63歲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罹病長達30年,因害怕治療副作用,遲遲未獲妥善控制,經年累月之下,指關節、腕關節都已變形與疼痛,連拿起牙刷刷牙都有困難,甚至侵犯皮膚出現血管炎引發潰瘍,氣管也發炎導致慢性咳嗽。經就醫治療,患者服用新一代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病況開始獲得良好控制,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過敏免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黃心瑩報導】2020東京奧運,台灣奪得了2面金牌、4面銀牌、6面銅牌的好成績,除了選手本身的努力之外,還有很多背後推手,東奧代表團醫療長、台灣運動醫學會理事長林瀛洲表示,因為疫情,出發前非常緊張,不只是影響健康,也會影響到選手參賽的資格。萬一選手確診,就必須隔離,同進同出的...

閱讀詳情 »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乳癌患者中20%-30%有HER2基因過度表現,HER2陽性惡性度高、復發與轉移機率高,且癌細胞會經由血液或淋巴送至全身,因此患者除需化療、標靶治療,還需接受乳房或淋巴結切除手術,因此往往面臨不知先切除還是先治療的窘境。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乳房醫學中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大家還記得早期鄉土劇常提到「肺結核」,劇中人物總是咳得很痛苦嗎?疾管署統計資料,我國結核病發生率從2005年每10萬人口73例,逐年下降至2021年的每10萬人口約31例,累積降幅達57%。時至今日,2021年有7,187人確診結核病,每1小時就有1人確診。 世界衛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