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症疫苗新療法 腫瘤化為抗癌工廠

癌症疫苗新療法 腫瘤化為抗癌工廠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癌症疫苗新療法,免疫治療如虎添翼!《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一項小型研究顯示,針對腫瘤注射一系列免疫刺激劑,並搭配放療,可將該腫瘤變成自體免疫細胞的教育工廠,使免疫系統攻擊腫瘤。部分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簡稱NHL,是指霍奇金氏淋巴瘤以外的其他淋巴瘤。其症狀包括淋巴結腫大、發燒、體重降輕等)患者在治療下,獲得數月到數年的緩解。老鼠研究也發現,癌症疫苗配合免疫抑制劑療法,75%癌症老鼠獲得長期緩解。

癌症疫苗非疫苗 而是免疫療法

根據《Science Daily》報導,癌症疫苗並不是一種疫苗,而是指一種用於提供長期免疫力物質的療法。根據美國癌症協會定義,「癌症疫苗」泛指培訓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症的療法。

正確來說,新療法是一種免疫療法,是給患者注射兩種類型的免疫刺激劑。療程分成三步驟,首先注射第一種免疫刺激劑,將「免疫細胞將軍」樹突狀細胞,召募至腫瘤處。接下來,患者接受低劑量的放射治療,殺死一些腫瘤細胞,此時癌細胞碎片會漂進血液中,這些物質稱為抗原,就像是通緝畫像。樹突細胞會將這些「通緝畫像」呈現給T細胞─免疫系統的士兵。

接著,第二種免疫刺激劑會激活「將軍」樹突細胞,指導「士兵」T細胞殺死癌細胞。這時免疫軍隊已學會識別腫瘤細胞的特徵,能將它們排出體外並全部摧毀,從而將腫瘤轉變為癌症疫苗工廠。

癌症疫苗助免疫治療 療程需精簡

《現場科學》報導,該療法對1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免疫系統細胞癌)患者中進行測試,並非所有患者都有反應,但其中一些患者經歷了數月到數年的緩解。另外,小鼠實驗顯示,癌症疫苗大大增加了免疫抑制劑療法的成功率。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研究主任Joshua Brody指出,這有助於其它對免疫療法無效的癌症。

「非常需要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新型免疫治療法。」羅斯威爾公園癌症研究所腫瘤學助理教授Torka評論指出,然而該研究中使用的治療方法「非常麻煩」,「患者每天須注射9次第一次免疫刺激劑,然後接受兩次放療,再注射8次第二次免疫刺激劑。」未來需簡化療程,並在更多醫療院所進行研究。

參考資料:

1. How a New Cancer 'Vaccine' Fights Tumors Throughout the Body.

2. Treatment turns tumors into cancer vaccine factories.

3. Linda Hammerich, et al. Systemic clinical tumor regressions and potentiation of PD1 blockade with in situ vaccination. Nature Medicine, 2019; DOI: 10.1038/s41591-019-0410-x.

【延伸閱讀】臉上乾癟顯老! 選對利器才能對症下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0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曾在經典台劇《犀利人妻》表現亮眼的朱芯儀,今年才36歲的她於昨日(3/8)在個人社群平台自爆罹患乳癌第二至三期,且癌細胞已轉移至淋巴。目前正積極接受治療,並以癌友身分分享確診至今的心路歷程及呼籲乳房篩檢的重要性,讓許多網友大讚她正向面對癌症的態度,也為她加油! 女性癌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9)日上午開始第26期COVID-19疫苗追加劑預約已經於1922預約平台上開放。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本期提供122萬劑的量能,截至下午1時已預約3.5萬,預約率2.92%,可預約量還相當多,請符合資格的民眾及早上網預約。 指揮中心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整理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今(9)日新增2例確診者為台南某醫院的藥事人員,指揮中心初步認定為院內群聚,採取調查與防治作為。台南市府表示,在全院快篩後目前有2人陽性。8日徹夜採檢432名相關人員,全數陰性。另外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境外移入案21061為印度籍男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乍暖還寒的春天,除了氣溫劇烈變化,除了是流感、感冒的好發期外,還同時是惱人的三叉神經痛的發作高峰時期。特別是中壯年的女性族群,有些人往往沒做什麼事情,其中一側的臉頰就突然感受到劇烈突然的疼痛,像是刀割、針刺般強烈,然後莫名的突然停止。許多人以為是牙痛或牙齒發炎,去牙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