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症療法更精準化 病理診斷不可少

癌症療法更精準化 病理診斷不可少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癌症蟬聯國人死因首位長達34年,人人聞癌色變!醫療發展快速,精準治療成為趨勢,晚期黑色素癌、晚期肺癌,目前已有免疫療法,讓棘手的癌症不再可怕。醫師提醒,使用免疫療法前,應先進行病理診斷,腫瘤細胞PD-L1表現量大於50%才適合。

每5分18秒有1人罹癌

根據衛福部104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惡性腫瘤蟬聯34年榜首,共有4萬6829人死於惡性腫瘤,平均每5分18秒有1人罹癌,11分13秒就有1人因癌症死亡。

免疫療法通過黑色素癌、肺癌適應症

台灣病理學會理事長、台北榮民總醫院分子病理科主任周德盈指出,癌症治療從以基因突變為標靶的個人化治療,進展到免疫檢查點PD-L1抑制劑,目前免疫療法陸續通過晚期黑色素癌、晚期肺癌適應症,且有不同適應症於臨床試驗中。

PD-L1表現量大於50% 使用免疫療法有效

周德盈理事長表示,以晚期肺癌為例,首先確認為非小細胞肺癌,並進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檢測,檢測腫瘤細胞PD-L1表現量大於50%,適合使用免疫療法;而PD-L1表現量愈高,使用免疫療法反應效果愈好。

PD-L1檢測三要 有助精準治療判斷

周德盈理事長強調,PD-L1檢測有三要,包括,「要檢測PD-L1」表現量進行個人化診斷、「要及早治療」聽從醫囑,以及「要隨時注意」治療後反應,透過病理診斷有助於精準治療判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32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藝人狄鶯最近重出江湖,跨足各大綜藝節目,發行專輯大跳肚皮舞展露身材;在工作上她十分敬業維持螢幕上的形象,然而在維持曲線的同時,臉部卻過度削瘦,加上打球晒太陽,臉部呈現乾扁。因此,狄鶯開始藉由醫美的專業,希望能夠修復臉部線條;她很大方的說,施行醫美微整一年多後,可以在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65歲的張先生,5年前突然血便,就醫確診罹患大腸癌4期,且癌細胞轉移肝臟及淋巴,雖然立即手術切除腫瘤,但同年回診再度發現腸癌復發,去年癌細胞又轉移轉移到胃及十二指腸,張先生飽受放化療折磨只好逃避,體重一度掉到58公斤,瘦到只剩一層皮。 放化療副作用 體重狂掉 張先生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現代人生活忙碌,飲食常以方便為導向,產生了許多文明病,使得養身保健的觀念逐漸成為許多人關注的話題。市面上保健食品的種類五花八門,消費者該如何從中選擇出適合自己需求,又品質優良的產品呢? 百喬生醫總經理特助陳怡君表示,好的產品必須從研發源頭開始。百喬生醫能創造銷售口碑及高...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蔬菜為什麼會致癌含有天門冬醯胺和還原糖的食物,經過120攝氏度以上高溫炒制,會產生化學反應,形成丙烯醯胺。丙烯醯胺是工業化學物,高溫油炸、燒烤食物也會產生大量丙烯醯胺。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將丙烯醯胺列為第二類致癌物。此外,丙烯醯胺還會損害人體神經系統,攝入高劑量的丙烯醯胺會令人情緒低落,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