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登大山須知 醫師告誡這樣做遠離高山症

登大山須知 醫師告誡這樣做遠離高山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24歲蔡同學,把握大學畢業前夕與朋友相約爬合歡山,想挑戰人生第一座百岳,雖平時有運動習慣,但卻因沒事前適應高度變化,在快速攻頂途中,出現呼吸喘、頭痛、頭暈、全身無力等高山症症狀,所幸同行的朋友攜帶出發前先至醫院開立的高山症處方用藥,給蔡同學服用,才順利緩解症狀。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巫翰明表示,若能在登山前一天起,按醫師指示事先服用,透過藥物預防,就能免於嚴重高山症找上門。

旅遊好發疾病 高山症僅次感冒及腸胃炎

根據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資料顯示,近年有多起疑似高山症通報請求救援的事件,嚴重者甚至導致死亡,不僅如此,調查研究也顯示,玉山登山客有超過四分之一,符合急性高山症的診斷;國際研究更指出高山症為旅遊時發生非意外疾病第三名,僅次於感冒及腸胃炎,且為致死率最高的非外傷疾病,因此不得輕忽嚴重性。

巫翰明指出,高山症通常在抵達高海拔地區後6到12小時出現症狀,症狀約2至3天後會隨身體適應環境而自行緩解,包括急性高山症、高海拔腦水腫及高海拔肺水腫等,都屬於高山症,其中急性高山症,會使患者出現頭痛、頭暈,且合併疲倦、無力、噁心、嘔吐等症狀,少數患者會惡化成高海拔肺水腫,又以步態不穩為主要症狀,若24小時內未接受治療或立即降低高度,恐有生命危險。

透過藥物預防 有效遠離高山症

巫翰明解釋,當高山空氣稀薄,加上身體適應高地環境的速度,趕不上高度上升的速度時,就會促使低血氧導致腦部、心臟或身體機能開始惡化,造成高山症;通常海拔3000公尺的氧氣濃度,約平地7成,因此海拔超過2100公尺以上,就可能有高山症危險,雖高山症主要與個人體質有關,若能在登山前一天起按醫師指示事先服用,先行透過藥物預防,就能免於嚴重高山症找上門。

【延伸閱讀】

乾癬患者求職屢碰壁 積極治療早日正常生活

35歲乳癌罹病五年肺轉移 CDK4/6助縮小腫瘤90%

「癌王」進程快! 新藥健保給付點燃「胰」線生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2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別小看人口老化潛藏的失智症威脅!根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國內失智人口去年突破26萬人,每三秒就有一人失智。失智症是連續性進展過程,診斷不易,不像肺炎,容易被發現;此外,患者大部分是老人家,可能同時患有共病,易被忽略,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失智是有幫助。失智3大類型成因、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台灣逐漸進入高齡社會,據衛生福利部2016年統計顯示,腦中風是造成國人殘障的第一要因;因此,急性腦中風病患的積極治療刻不容緩。繼3小時內施打血栓溶解劑治療腦中風之後,目前已可經由動脈取栓術治療腦中風,而且時間可延長到6小時。以往腦部的大血管梗塞治療,多以藥物及靜脈注射血...

閱讀詳情 »

(醫美時尚​No.126)撰文/蔡啟聖.整理/高芷瑩再生牙是目前醫學研究的趨勢之一,但什麼是再生牙?它的原理是什麼?牙齒真的能夠再生嗎?人人都有蛀牙或掉牙的經驗,目前時下的治療方式是由牙醫先「鑽」去壞死的區域,再使用黏合劑填補坑坑洞洞,普遍會使用人造黏合劑,例如一些含鈣、矽等礦物成分的產品,這些填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多數經歷剖腹產的媽咪,心中最大的煩惱就是肚子上開刀縫合的傷口,是否會留下無法抹滅的醜疤?手術後的傷口是否很難癒合?但其實剖腹產的「手術傷口」和「—般創傷傷口」相比,手術傷口在醫師經過適當消毒丶無菌環境下進行縫合,只要技巧恰當,術後照護得好,感染率相對來得低,疤痕也不會過於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