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直升機父母出現這些症狀 恐憂鬱上身!

直升機父母出現這些症狀 恐憂鬱上身!

【NOW健康 林芊聿/台北報導】有1名51歲男性高階主管,近1年來總是憂鬱、提不起勁、胃口差、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焦慮等情形愈趨嚴重,工作常出錯,在妻子陪同下前來就診。問診得知其21歲兒子不適應對外的世界,只喜歡上網宅在家,生活作息混亂,目前大學休學中。

 

個案因過度關注兒子的一舉一動,擔心兒子未來的出路,自我要求非高的他心底無法釋懷兒子的失敗,想要掌控卻又無力,每日叨念不停,親子衝突不斷導致關係惡化,因而深陷憂鬱症之苦。

 

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佳佐表示,近年來不少父母至門診尋求協助,問題多出在親子溝通惡化,從一開始溝通不良,到最後直接吵架衝突不斷,問題一直累積卻無法解決,導致憂鬱成疾。門診觀察發現有幾種現象值得醒思:

 

(一)過度寵愛兒女,當父母給予成了習慣,易養出啃老族。

(二)過度關注兒女,彷彿父母的生活重心只有孩子,偏離自己的生活目標。

(三)過度焦慮兒女的未來與成就。

(四)強烈的控制欲,要知道孩子是獨立個體,有自己的想法,需要適度的尊重空間。

 

新世代增長,社會變遷快速,施佳佐指出,親子衝突與世代差異讓父母面臨的問題全面顛覆傳統的教養觀,父母渴望以自身經歷或認知的世界來幫助子女,並希望他們能夠接受,但又無法理解新世代所面對問題及壓力挑戰,當雙方的愛彼此無法接受,就會徒增衝突誤會,虛耗自己及家庭能量,產生情緒困擾,甚至引發憂鬱症。

 

施佳佐提及,當出現以下症狀,小心你可能是憂鬱症父母,建議父母先自救尋求醫療資源。

 

(一)過度關注兒女一舉一動,以負向及懷疑態度過度解讀其行為,因此心中困擾,憂心忡忡,無法開心,無法轉移注意力到自身正常生活。

(二)專注力不集中,而導致自己生活及工作狀況出錯,自我能力下降。

(三)親子溝通障礙,頻頻衝突且狀況惡化,自我情緒失控,甚至出現想死念頭,或想傷害兒女念想(自傷、傷人負面意念)。

(四)凡事提不起勁,再也無心工作或與人相處,社交退縮。

(五)和伴侶因為兒女事務意見不一,產生爭執。

(六)甚至改變自我驅力及生活習慣,如食慾下降、短期內變瘦、失眠、焦慮、緊張、恐慌、心悸、害怕,以及抽菸或飲酒行為增加等。

(七)對未來不抱希望,強烈無助感、絕望感,覺得事情不可能解決或好轉。

 

施佳佐說明,面對新世代,面臨與孩子溝通相處上層出不窮的問題,父母可以嘗試用以下自救5招:

 

(一)父母先自救:注意力拉回自身,支持及肯定自己的努力,學習放鬆及舒壓,增強自我能力及對外尋求協助,才能幫助家裡所有成員。

(二)放下不切實際的期待:避免過度專注兒女,不要給自己的過度的責任壓力。

(三)看見父母易犯的盲點:放下身段,不要上對下的溝通模式;正向的親子互動模式,增加輕鬆、幽默感;淡化孩子的問題,不要針對性的放大處理。

(四)學習相信孩子:建立信任關係,而非認定為孩子有問題。

(五)轉介醫療或諮商資源。

 

施佳佐提醒,親子教養永遠是一門深奧的課題,父母過度干涉及擔心孩子不但無法解決親子問題,更使自己綑綁在痛苦的情境裡,讓憂鬱情況更嚴重,建議父母先自救,放下不實際的期待,尋找適當的醫療或諮商資源,學習更好的方式溝通,透過重新教導雙方的互動方式,使家庭成員都能安穩度過憂鬱風暴。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的手臂好像全麥麵包喔」、「大熱天起什麼雞皮疙瘩」,30歲的黃先生,常常被朋友開這種玩笑,時間久了,讓他開始正視這個問題,才發現不只手臂,大腿和臀側都有這種一顆顆像雞皮疙瘩的小疹子。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皮膚科醫師何官倫指出,患者身上的小疹子,不是痘痘或粉刺,而是俗稱「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八仙樂園發生塵爆意外,也讓外界關注起急救處理問題是否正確,尤其民眾對於燒燙傷的認知似乎仍顯不足夠;基隆市中正區衛生所指出,像是光燒燙傷就分為熱液燙傷、火焰燒傷、化學灼傷以及電灼傷,處理方式也會因燙傷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大家所熟知的沸水、熱湯等熱液燙傷,就要把握沖、脫、泡...

閱讀詳情 »

想要健康的消化系統,需要讓「好細菌」戰勝「壞細菌」,讓腸道菌群維持平衡狀態。可是壓力、過度疲勞、抗生素的濫用、疾病、老化以及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都會殺死腸道裡的好菌,打破這種平衡,提高疾病的風險。 「腸」命百歲的10tips 一、控制熱量的攝取,少量多餐,少吃消夜。 二、多吃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衛生...

閱讀詳情 »

七十歲的劉奶奶是許多人羨慕的能幹老人,一邊經營著一個小型糧油雜貨店,一邊照看著自己3歲的小孫子。每當子女提起怕把劉奶奶累著的時候,劉奶奶總是拍著胸脯自豪地說:「你媽方法多的是,你們儘管放心。」 原來,劉奶奶不像許多年輕人帶孩子,老是把孩子抱在手裡,而是想方設法讓小孫子在爬行墊上自己玩,有玩具,也有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