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真原醫的實踐-3大行動方案,促進心腦健康

真原醫的實踐-3大行動方案,促進心腦健康

出處/康健雜誌
作者/林慧淳
圖片/周書羽

《真原醫》作者楊定一博士堅信,從「心」開始整頓自我,實踐真原醫的精神,打造「心腦合一」的理想境界,必能迎向光明。唯有全心全意,身體力行追求平衡的生活模式,才能真正恢復健康。透過運動、中醫、音樂的療癒力量,喚醒心的能量,迎接健康而富足的人生。

從飲食、呼吸、音樂、運動等方法,實踐全方位身心平衡。

實踐全方位預防醫學,每個人必須主動落實在生活上,除了全心全意接納新的思維之外,也要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維持身、心、靈全面健康。

促進心腦健康,平時可從飲食、鍛鍊呼吸、音樂療癒、運動、接觸大自然等方法實踐,更能達到全方位身心平衡的效果。

方案1、吃對,護心食物也護腦

在均衡飲食的前提下,可多選擇富含維生素A、C、E和其他抗氧化物,以及有助平衡膽固醇的食物,更有護心護腦功效。

例如,巧克力,適量食用黑巧克力不但讓人心情變好,當中富含可可多酚,有很強的抗氧化效果。除此之外,可可當中的植物性化合物黃烷醇(flavanols)也有助降低血壓,對心血管健康有正面助益。

例如,紅色食物,中醫觀點,紅色食物對應五臟當中的「心」,若以分子生物學觀點來看,也可對應到抗氧化物的益處。紅色養心食物一般為赤色或接近赤色的食物為主,或是溫性的藥材。

例如丹蔘、山楂、桑椹、洛神花、龍眼肉、枸杞、紅棗、紅麴、紅豆、番茄都屬於紅色食物。

方案2、打造個人專屬的音樂處方箋

音樂可以撫慰人心,不但有助情緒紓壓、增強病人的抵抗力,甚至部份音樂療法已進入實證治療領域,效果愈來愈受現代醫學肯定。

台安醫院表達性藝術治療中心音樂治療師何佳陵指出,聽音樂可刺激腦部神經元突觸,加強腦部功能,並增加多巴胺等荷爾蒙分泌,讓人感到愉悅。

那麼,哪種類型的音樂最能達到療癒效果?何佳陵的答案是「不一定」,因為音樂是盛裝情緒的容器,每個人應該找到適合自己的容器,才能真正達到療癒作用。

在海洋大學開設熱門通識課程「音樂與心靈」10年的美女音樂家李明蒨,住家隨時都播放著優美樂曲,她個人最喜歡將輕爵士當作背景音樂,無論是做家事、閱讀都非常合拍。

李明蒨觀察,現代人經常一回家就打開電視,大多聽到搖滾流行樂或配上聲光效果十足的電音舞曲,歌曲中含有太多不規則元素,每天轟炸個不停,會使人心不靜、腦不定。

「音樂是寂靜的延伸,看電視卻讓人心腦分離,」她搖頭嘆著。因此她認為,每個人應該找到能促使自己「自我對話」的音樂,如果本來沒有聆賞音樂的習慣,也可從生活中留意。

方案3、走出戶外,享受天然負離子

趁著假日,走出戶外,來趟森林浴吧!

森林裡充滿綠色植物及孕育生命不可或缺的溪流瀑布,尤其是當中產生的負離子和芬多精,更是豐富天然的空氣清淨元素,讓人感到身心愉悅,有助養心。

負離子是水從高處流下撞及物體而產生的,可中和環境中的正離子,讓人感覺舒服;而芬多精則是從植物的根、莖、葉、果皮分泌出來的,有淨化空氣的作用。

(原文: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6990

【延伸閱讀】

觀念/什麼是「真原醫」?身心靈的全面醫學

作者/楊定一:徹底轉變心念,才能恢復健康

飲食觀/有療癒力的「活食物」

運動觀/擺脫不良生活習氣 規律運動的益處

情緒觀/「定格練習」3步驟,抽離負面情境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經常有捶胸的動作要當心,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前兆。68歲的黎先生,近來常覺得胸口不舒服,捶一捶胸口後,狀況又舒緩許多,因此不以為意,沒想到近日清晨突然感到胸口劇痛,緊急送醫途中,還一度心跳停止,所幸經緊急進行心臟手術後,撿回一命。門諾醫院心臟外科醫師黃振銘表示,若經常有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對會說話的眼睛,是傳遞給旁人的第一印象。擁有一雙深邃有神的電眼,是許多女孩夢寐以求的眼型。而多數東方人的眼型因先天條件多為單眼皮,且構造上眼皮較厚,加上東方人獨有特色蒙古折眼型,讓雙眼看起來顯小且無神。雙眼皮手術屬整形手術中較為簡易的小手術也相當熱門,但其眉角也不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肝癌是造成許多家庭破碎不完整的主因,雖然肝癌有許多治療方式,但肝腫瘤容易復發導致後續治療變得棘手。臺北榮總放射線部腹部影像醫學科李潤川主任表示,肝癌治療方式多元,包括手術切除、射頻燒灼、血管栓塞、放療、載藥微球栓塞、標靶藥物、免疫治療、釔90體內放射治療等,患者面對這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炎炎夏日來臨,氣溫逐漸攀升,又來到腸病毒好發的季節。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指出,新北市今(108)年累計3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年齡皆小於5歲,且社區監測陸續檢出腸病毒71型輕症個案,顯示腸病毒疫情正蠢蠢欲動,呼籲大小朋友務必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才能有效防範腸病毒。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