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眼周長小肉芽=保養品太滋潤?皮膚科醫師:3類型這樣處理助改善

您也有這樣的困擾嗎?每次照鏡子,看到眼周的小肉芽,總讓您恨不得把它一口氣除掉,以免阻礙觀瞻!究竟為什麼眼睛周遭老是出現這些惱人的凸起物?莫非是平常使用的眼霜、乳液等保養品太過滋潤所引起?該怎麼做才能去除呢?就讓我們聽聽專業皮膚科醫師怎麼說!

眼周長小肉芽=保養品太滋潤?皮膚科醫師:3類型這樣處理助改善

眼周出現惱人小肉芽是保養品惹禍?別急著丟掉眼霜,專家這樣說…

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自己在臨床門診上,就碰到不少愛美的朋友前來門診諮詢:「醫師我明明沒有塗很厚重、滋潤的眼霜、乳液等保養品,為什麼眼尾、眼皮上下緣,還是不斷長出一顆顆的小肉芽呢?」其實眼周小肉芽的成因,與保養品過於滋潤導致毛孔(囊)阻塞,並沒有太大的關聯性。

雖然塗抹、使用太過油膩、滋潤的保養品、卸妝油,的確會造成眼周等皮膚出現毛囊阻塞的問題;但毛孔塞住帶來的問題並非長出小肉芽,而是有可能會進一步導致毛囊發炎,形成粉刺或痘痘,並伴隨有紅腫、疼痛的問題。因此,民眾眼周如果出現有小肉芽的問題,不用急著拒眼霜於千里之外沒關係!

眼周小肉芽冒出有原因~3類型成因、外觀差異一次看懂

趙昭明醫師解釋,事實上導致眼睛周邊產生小肉芽的原因,主要與遺傳、個人體質有關,和保養、彩妝品成分並沒有太大的關聯性;且根據成因的不同,又可以分為以下3大類型:

眼周長小肉芽=保養品太滋潤?皮膚科醫師:3類型這樣處理助改善

您也有這樣的困擾嗎?每次照鏡子,看到眼周的小肉芽,總讓您恨不得把它一口氣除掉,以免阻礙觀瞻!

【類型1/汗管瘤】

成因:汗管瘤的成因,主要與眼周肌膚下的小汗腺受到遺傳影響(顯性基因)增生,導致汗腺凸出皮膚表面有關。

外觀表現:顏色偏黃膚色,看起來會比膚色透明一些、不痛不癢,多集中於眼下、眼皮等部位,主要是因汗液分泌堆積引起。當天氣變熱、氣溫高人體易出汗時,汗管瘤會變得比較明顯;而冬天氣溫下降,出汗量少自然也會跟著變小。

【類型2/角質過度增生】

成因:這類肌膚異常問題,主要是皮膚因日曬、體質等因素,導致角質過度增生、鬆弛,造成皮膚贅肉有關。

外觀表現:眼周凸起物多呈現褐色、灰咖啡色。

【類型3/粟粒腫】

成因:粟粒腫的主要成因為日曬(紫外線)、體質因素,導致皮脂腺油脂無法順利排出,被包裹在角質層、無法代謝,造成皮膚表面有一粒粒凸起物而生。

外觀表現:外表看起來很像白頭粉刺,若請醫師以針擠壓、戳刺,可挑出白色的顆粒物。

眼周長小肉芽=保養品太滋潤?皮膚科醫師:3類型這樣處理助改善

想要降低眼睛周邊肉芽的發生率,日常生活中養成積極防曬的習慣,是相對實際、有利的輔助選擇!

避免眼周小肉芽糾纏 留意眼周防曬、積極補充是關鍵

正因為眼周小肉芽的產生,主要與體質、遺傳性因素有關。所以即使臨床治療上,上述肉芽組織能透過手術、雷射等方式切掉,還是有再生的可能。因此建議民眾,若想要降低眼睛周邊肉芽的發生率,日常生活中養成積極防曬的習慣,是相對實際、有利的輔助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多數人往往仍存有保養品、美妝品太過滋潤容易導致肉芽形成的錯誤迷思;或因擔憂防曬乳過於油膩刺激,誤入眼球造成不適,而忽略眼周防曬的重要性。

對此,趙昭明醫師強調,其實只要慎選防曬係數相對較低的(約SPF介於20~30間)防曬品塗抹於眼週,並養成適度補抹的習慣,就是有助防曬、減少眼周肌膚刺激、敏感發生的好方法。

【皮膚科醫師小叮嚀】:

最後趙昭明醫師也提醒,由於人體眼周,尤其是眼睛下方、眼袋的位置,皮膚本就較薄、較敏感。故民眾在洗臉、日常保養時,一定要留意避免大力搓揉、按壓,才不會無形中造成眼周細紋、肌膚脆弱的發生。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02/6896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現年2歲的小明從出生就被診斷為腦性麻痺,從小就有肢體張力異常的症狀,長期持續的肌肉收縮造成肢體僵硬、肌肉無法放鬆,就連翻身、坐穩等動作都很難達成,更別說要奔跑玩耍,直至參與輔以達治療後才得到明顯改善,現在小明不僅能順利完成翻身,也能短暫雙手撐地坐著,就連發聲與吞嚥的能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臺中榮民總醫院自1982年成立,歷經39年兢兢業業,2021年初,以心房顫動電燒手術聞名的陳適安教授接第10任院長,引領全院發展「尖端醫療、精準醫療、智慧醫療、再生醫療」,而今年五月時,台灣爆發新冠肺炎境內感染,中榮是全國首家承接衛福部「北病南送」醫院、治癒率高達10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市面上的牙膏產品琳瑯滿目,包括含氟、防蛀、抗敏感、防牙結石、減少牙菌斑及美白牙膏等。為了全面提升一般牙膏與漱口水的管理,食藥署自110年7月1日起,將非藥用牙膏及漱口水納入一般化粧品管理,產品須符合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規定,且需全成分標示,並符合化粧品成分相關規定,如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適當清潔臉部與身體,可以保持乾淨,但要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洗臉或沐浴用化粧品?你挑對了嗎?食藥署叮嚀,洗臉與沐浴用化粧品應挑選適合個人膚質且有完整標示之產品,並依使用說明正確使用,每日清潔不宜超過兩次,避免因過度清潔而造成肌膚傷害。清潔後出現緊繃不適 恐是清潔力過強皮膚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