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眼後大腫瘤致失明 開顱手術才取出

眼後大腫瘤致失明 開顱手術才取出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70歲婦人,日前因針眼就醫,檢查竟發現左眼正後方,有一顆乒乓球大的腫瘤,壓迫視神經造成左眼失明,但病患完全沒有察覺;經過開顱取出腫瘤,歷時6小時手術,才終於重見光明。

腫瘤擠壓視神經 導致失明

雙和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沈筠惇指出,該病患經眼科及神經外科共同會診,並安排顱部核磁共振及視野檢查後,發現其左眼眼眶骨正後方,靠近顱底的位置,長出了一顆約5公分「蝶骨嵴腦膜瘤」,有如乒乓球大小,嚴重擠壓視神經導致失明。

開顱切除腫瘤 病患恢復視力

沈筠惇醫師表示,評估病患的腫瘤較大,且壓迫到視神經,採取「經顱眼窩腫瘤移除手術」,經過開顱小心撥開腦部組織,避免傷及眼周重要神經及血管,接著磨開顱底深處的眼眶,手術歷經6小時順利切除腫瘤,術後隔天病患的左眼視力明顯恢復。

閉單眼測視力 每半年視力檢查

為何病患失明卻不自知?沈筠惇醫師解釋,人的雙眼視力互有代償功能,臨床上,不少病患單眼視力逐步惡化,甚至失明卻毫無自覺,而錯失了早期治療的機會,建議民眾經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測試兩眼視力,並每半年接受視力檢查。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7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國內證實有輻射污染建築物已超過20年,影響範圍集中在北台灣地區,其中確定曾受影響的就超過7千位民眾。長久以來台灣在輻射安全防護上與國際間仍有差距,台北市率先三讀通過修正相關自治條例,增列輻射污染建築物的居民,一年所受輻射劑量在1毫西弗以上,並有重大傷亡者,可向北市府申請慰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台灣出現首例H7N9境外移入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呼籲國人小心防範,但不必驚慌;小兒科醫師則是提醒,遠離病毒感染要勤洗手,以及使用抗菌消毒劑做好清潔,但對於家有過敏氣喘兒,則要避免使用漂白水,以免誘發氣喘。根據疾管局疫情資料顯示,國內腸病毒疫情正在升溫,再加上H7N9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家中老人若是常喊胃痛,可得要小心恐是幽門桿菌惹禍!根據統計,國人幽門桿菌感染率高達五成五,而且年齡越大,感染率越高;另外,研究發現,老人若染有幽門桿菌,並長期服用止痛藥,則出現胃出血機率要高出61倍之多,不得不慎。根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資料顯示,台灣幽門桿菌感染率為54.4%...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大部分乳房外科醫師都是男性,在面對乳癌病友時,很難「感同身受」,反倒病友姊妹分享罹病經驗,相互扶持,更能活得寬心自在。大林慈濟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林世彬指出,透過自我檢查,可以發現乳癌早期,增加存活機率,女性朋友千萬不可忽略。為了提供乳癌病友私密空間,大林慈濟成立乳房醫學中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