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睡覺夜尿多? 當心「睡眠呼吸中止症」惹禍

睡覺夜尿多? 當心「睡眠呼吸中止症」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56歲徐先生近來有夜尿的煩惱,每天晚上都要起床上廁所四、五次,嚴重影響睡眠品質,就醫檢查發現確有攝護腺肥大的情形,但治療後症狀未顯著改善。透過多項睡眠生理檢查,診斷徐先生患「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眠呼吸中止 夜尿也是症狀之一

根據統計,全台有逾六十萬人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但仍有部分的患者因對此病不甚了解,以為打呼是熟睡的象徵,而未就醫接受診斷。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許瑛倢醫師指出,除了打鼾、睡醒時口乾、頭痛、日間疲倦之外,夜間頻尿也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之一。

她進一步說明,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因呼吸不通順,處於睡睡醒醒的淺眠狀態,使得大腦沒有將膀胱調整成「夜間模式」,才會一直起來上廁所;另外,也因睡眠呼吸中止造成短暫缺氧,誘發分泌心房利尿胜肽,造成夜間多尿的情形。

呼吸中止分程度 小心嗜睡發生意外

當耳鼻喉科醫師經詳細問診,使用鼻咽內視鏡觀察上呼吸道結構後,懷疑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時,會安排患者於睡眠中心睡一晚,進行睡眠多項生理檢查,檢查後可得呼吸中止指數(AHI),用以確立診斷並判斷嚴重程度,若指數小於5為正常;5-15為輕度;15-30為中度;30以上則為重度。

許瑛倢醫師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治療方式眾多,醫師會針對患者情況建議不同的治療方式,有時也會搭配多種治療。

依程度對症下藥 口咽運動、鼻呼吸訓練防復發

許瑛倢醫師強調,輕度的患者可透過修正生活習慣,如:減重、側睡等改善;中度以上則以配戴陽壓呼吸器為治療首選,若無法適應長期配戴呼吸器,才會考慮手術治療。

此外,無論選擇何種治療方式,搭配彈舌等口咽運動及鼻呼吸訓練作為輔助治療,不只能提升治療效果,也能降低復發機率。

【延伸閱讀】

PCR篩檢不用戳鼻孔了 「在家吐口水」揪出新冠病毒

擦屁股追求「衛生紙全白」才乾淨 小心肛門搔癢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13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COVID-19肺炎防疫聲聲急,疾管署宣導減少群聚行為。臺中慈濟醫院腎臟科主任陳一心呼籲,只要醫師評估可以選擇「腹膜透析」的病人採行居家洗腎,不止有效防疫,還能減少舟車勞頓,提升生活品質。 在家操作腹膜透析 每月回診一次減輕照顧負擔流感與COVID-19肺炎來勢洶洶,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高中職以下學校以及大專院校,分別將於2月25日及3月2日先後開學,對於COVID-19防疫來說,將會是一大挑戰,很多師生及家長相當關切如何防疫,台大公衛學院詹長權院長,針對校園防疫措施提供五大指引,給各界參考。特別以發燒篩檢和教室開窗、保持通風等防疫管控為主,力抗病毒來...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寒冷的天氣,朋友相約吃熱呼呼的火鍋、公司聚餐、大小聚餐不斷?千萬別仗勢年輕而「百無禁忌」的吃!過量加工或高糖、高脂肪除了會增加肥胖、心臟病及糖尿病的風險,也和憂鬱情緒有關連!根據2019年10月發表於線上《PLOS ONE》的研究指出,減少攝取加工食品,增加水果、蔬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武漢肺炎(COVID-19)延燒,全球面臨威脅,至今新型冠狀病毒究竟源自何處,仍不清楚,目前世衛組織初步懷疑與「菊頭蝠(Rhinolophus bat)亞種存在關聯」。曾參與追蹤SARS病毒源頭的生態健康聯盟獸醫、流行病學家Jonathan Epstein接受《Vo...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