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雙和醫院研發「仿生肺組織晶片」 癌症治療成功率增

雙和醫院研發「仿生肺組織晶片」 癌症治療成功率增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依據衛福部109年統計,惡性腫瘤(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臺灣數十年來的肺癌患者更是節節攀升,肺癌已是國人癌症死亡最常見原因之一。為更精準治療癌症患者並提高成功率,雙和醫院胸腔內科李岡遠醫師與清華大學劉承賢教授合作開發「仿生肺組織晶片」,代替患者在短時間內測試最佳藥物組合及濃度,可望大幅增加治療成功率並降低死亡率。

癌症治療選擇多 久而久之面臨無藥可用窘境

雙和醫院胸腔內科李岡遠醫師指出,癌症的治療方式包括標靶治療、化療及免疫治療,但為要如何為患者病情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與藥物是一大難題,醫師根據患者病情與經驗投藥,然而透過藥物攻擊癌細胞,患者的身體在治療過程中也跟著消耗虛弱,之後藥物也會產生抗藥性,患者又得換藥,久而久之,癌症患者甚至面臨無藥可用的局面。


雙和醫院研發「仿生肺組織晶片」 癌症治療成功率增

仿生肺組織晶片 一週內可知藥效

李岡遠醫師表示,仿生肺組織晶片就等同病人,醫師可透過晶片同時測試不同藥物濃度與組合,進而找到最完美的治療方式,可謂「替身醫療」;透過晶片的替身醫療,原本患者需要2至3個月測試的藥效可大幅縮短於一週內就知道成效,避免患者身體被藥物的消耗。

李岡遠醫師進一步說明,仿生肺組織晶片最重要的特色在於測試「免疫治療效果」,免疫治療即透過抗體藥物讓T細胞能重新恢復活性,並開始大量增生去攻擊腫瘤,進而成功治療癌症,不過目前肺癌免疫治療平均每5人僅1人有效,但不代表其它4人沒救,仿生肺組織晶片因為有患者的T細胞與癌細胞,此時就能再測試免疫治療藥物合併其它藥物的療效,為另外4人找出可能的解方。

個人化精準醫療 未來可應用多種癌症

李岡遠醫師強調,晶片利用液體介電泳力排列細胞為各臟器組織結構,重建關鍵功能,更重要的是結構大小可依據癌症的發展特製,未來甚至可拓展擴及心臟、肝臟、腎臟等器官。

此外,仿生肺組織晶片已得到2021年科技部「未來科技獎」的肯定,盼透過向國際期刊發表,並成立新創公司將研發成果推廣至全球,為未來癌症病友提供更佳的精準治療。

【延伸閱讀】

PCR篩檢不用戳鼻孔了 「在家吐口水」揪出新冠病毒

擦屁股追求「衛生紙全白」才乾淨 小心肛門搔癢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13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台灣過去在青壯年族群,尤其是男性,超過九成是因為嚼食檳榔,引發口腔癌,政府近年積極推動口腔癌防治工作。全台灣跨部會合作,戒檳班一起動起來宣導外,在定期口腔癌篩檢上,台灣也是世界唯一一個由政府主動規劃執行,讓檳榔嚼食率出現明顯下降外,口腔癌發生率也逐漸趨緩。(民視新聞\林秀宜 莊柏驊 台北報導) 【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國外依舊嚴峻,位在高雄國際機場及高雄港旁的高雄市立小港醫院肩負起機場與港口防疫的重任,其與科技業者合作開發攜帶型多功能微型光譜儀,讓原先設置在醫院檢驗室內的大型儀器也能在家使用,體積僅有15公分的儀器,耗費5分鐘即能完成檢驗報告,且即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長期有喝酒、嚼檳榔、吸菸等習慣者可得多注意,小心埋下口腔癌的危險因子!根據衛生福利部108年死因統計,每年超過三千人死於口腔癌,其中又以中壯年族群為好發者,且和國人平均餘命80.9歲相比,口腔癌患者整整少了20年壽命。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表示,除了拒絕使用檳榔、菸品,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從事餐飲工作的張先生,去年發現罹患糖尿病,雖然按時服藥控制血糖,但多喝多尿的症狀卻越來越妨礙他工作,因此1個月前刻意少喝水來減少跑廁所次數,沒想到卻讓血糖越來越失控,甚至出現陰莖不夠硬,無法行房的情況,被老婆冷嘲熱諷「男人40歲只剩1張嘴」。後來接受中醫治療,配合每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