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知識整理不求人!讓狂人飛內容神器「Briefly」

記者金仲達/台北報導

「讓狂人飛」這名字有個遠大的目標;立志要讓在這資訊爆炸世界中,還願意投身教學的「狂人」賦能,讓教學者、內容編輯者效率高飛。為此他們不怕打破常規,現在更提出一個創新的方法,透過AI技術,打造一個能讓老師快速初步整理內容、甚至完成簡報草稿的神器「Briefly」。

後疫情時代的內容整理神器

疫情肆虐許多公司與學校開始遠端工作與教學,但老師除了每日與學生的互動與教學外,最重要的莫過於能持續研發新教材、並設計出好的課程。現在許多線上學習平台都有內容編輯團隊協助老師,但常受限成本考量、或是知識本身的即效性等,讓內容整理總是開課前才發生、或甚至直接不整理,白費許多時間與資源。

讓狂人飛執行長洪璿岳表示,我們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法,透過AI(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技術,打造一個內容整理演算法,讓教學者「只要輸入逐字稿,就能自動完成分段、擷取重點、刪除無關段落、生成簡報草搞」,期望能解放教學者的重複腦力勞動,專注在需高腦力的企劃研發,而非是高專注的整理。

知識整理不求人!讓狂人飛內容神器「Briefly」
讓狂人飛資深講師於台大授課畫面。

「讓狂人飛最初只是由青年講師一同發起的學習型 facebook 社群,當時我才大三,和伙伴們經營粉專同時講課,粉絲專頁從一年按超過 55,000 個讚、三年後累積 6,000,000 個自然觸及數據,每篇生硬的知識貼文平均分享更高達 100 次,更也從中獲得了超過400場的講座邀約,講師網絡累積面授更已經超過萬名學生。」,洪璿岳講到了這段不可思議的經驗眼神裡還是難掩興奮。

過去無論是懶人包製作、企劃撰寫、簡報設計、會議主持,只要學生想學或用得上的能力,「讓狂人飛」就在臉書上寫教學文章,也搭配合作講師舉辦實體工作坊。洪璿岳表示,「我們知道怎麼整理知識,能讓知識變得更精簡好吸收,這是我們的核心能力」

讓線上化成為新常態 就靠AI技術支援 

「讓狂人飛」在推展AI於內容應用的過程中,原先目標是打造能代替老師即時回饋的AI機器人,在這過程中洪璿岳發現到:「AI在執行評測時,都會將內容作一次精簡化後再進行處理,而這個AI精簡後的內容,本身卻恰如線上課程與文章般清晰,或許這可以幫助教學者節省大量力氣。」憑這樣一股妄想,「讓狂人飛」開始了這條驗證之路;而在後來許多的國內外研究也陸續佐證,減少這類高專注低腦力的重複勞動,確實可以提升課程企劃與研發的效率。

知識整理不求人!讓狂人飛內容神器「Briefly」
讓狂人飛兩位主要創辦人,左為企業顧問出身的Ariel,右為擅長知識內容整理的Makarove。

不只在教育領域  各行各業都用得上

「內容整理」是各行各業都會需要的通用技能,就舉在各大小公司中必定會遇到的例行工作「會議記錄」來說,不論是進度報告、還是將客戶資訊帶給內部,這乍看是在吸收內容,但卻花了大量時間在刪刪減減、排版簡報。根據人力資源報告指出,在上市櫃企業中光是「會議紀錄整理與提報」就會消耗一名基層員工高達30%~40%的工時。

洪璿岳表示,讓狂人飛意識到「Briefly」將能解決這個困境,甚至在發布的第一天就接到會議平台大廠來電合作,指名要整合這項技術進入視訊會議產品中,更確立這項技術於多元產業中的通用性。

「讓狂人飛一開始設計Briefly時就以串接為目的,有獨立的API版本,這意味著我們可以串接到所有的平台上來交付服務,可以讓線上課程廠商直接幫老師生成,讓企業可在內部系統使用而不用擔心資安,甚至在內訓上可以讓技術主管、行業講師在講完後即生成內部數位教材,以突破線上課程通常只能教通識內容的限制」洪璿岳說明,我們一直都是知識內容的ODM廠商,在幕後供應著許多內容與服務,這一次我們只是把我們長期以來用人工完成的部分,改用AI來完成。

知識整理不求人!讓狂人飛內容神器「Briefly」
讓狂人飛Briefly應用於企業會議場域示意圖。

講師不會被AI取代 而是更專注於線學習

讓狂人飛早期推展AI學習輔助產品時,曾經的撥打各大專院校的職涯輔導組,其中最深的印象是遇到電話另一頭,某校的職輔人員在聽了10秒的產品介紹後,大喊「我們才不要被AI取代!」隨即馬上掛掉電話。

洪璿岳回憶道,這件事情使得公司士氣低落好一陣子,覺得自己是做資訊溝通的,但卻沒辦法好好的說明,AI會如何幫助老師與校園,而感到非常自責;原本的一片好意被當成惡意,成了在推展AI工具的路上最大的噩夢經驗。

之後讓狂人飛設計出一套快速說明方式,並在說明時把AI的服務定位從課程改為助教後,大幅的減少外界疑慮。洪璿岳表示,「我們認為AI不會取代人類,相反的,他會讓人們從繁瑣又重複的工作中解放。這次投入教育產業,就是為了讓講師從重複的整理工作中解放,可以更專心做研究、開發新課程、陪伴家人、累積實務經驗;其實我們對老師來說這更像是助教,目前我也還沒看過助教取代教授的故事出現啦。」

知識整理不求人!讓狂人飛內容神器「Briefly」
讓狂人飛Briefly使用上只需要依需求指定倍率,就能完成相應初步整理。

解放重複腦力勞動  讓內容產業邁向工業化與效率化

2021年疫情再度襲來,許多老師被迫轉型進入數位教育中,更有許多的內容編或平台廠商如雨後春筍般襲來,接下來也將面臨著製作效率、過度競爭的問題,因此「讓狂人飛」也正加速投入,完善整個AI系統,讓「Briefly」能補足整個內容產業中即將到來的資源排擠的問題,讓老師跟廠商都能專注在更高效率的產出。

洪璿岳說明,讓狂人飛許多的產品與服務,都是圍繞著一個理念,「讓知識更立體,能從各個角度、場景去解決學習者的問題」。更可以大膽預測說未來各種線下知識會越來越線上化,能在知識產生的當下就完成線上化將是各家追求的目標。

藉由AI技術來幫助老師,讓知識整理不再是繁瑣惡夢,而是輕鬆就能參與的數位轉型,解放老師的重複腦力勞動,用效率思維與工業技術來擷取每分寶貴的知識,使學習在哪裡都可以發生。

相關推薦

前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昨日向法院聲請停止衛福部對高端疫苗的緊急授權(EUA)處分。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今日表示,看不出EUA有什麼重大瑕疵,且要取消授權是非常嚴重的事,莫德納和BNT疫苗可能導致心肌炎也只是列為注意事項而已,沒有立場取消E...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 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 羅偉哲/台北報導 疫情警戒以來本土個案最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公布國內新增1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例本土及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本土個案單日6例寫下自5月中旬本土爆發疫情以來的最低紀錄,上...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本土確診個案今(5)日出現5月中旬爆發大規模疫情、疫情警戒以來的最低點,僅新增6例,外界關注,在疫情明顯趨緩之下,預計實施到8月9日的全國二級警戒有沒有可能降級?或大解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明確表態,8月10日以後沒有升降級的準備,「僅再微幅的調...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因為一連被媒體追問3天有關高端疫苗送驗批號細節而動了怒,反嗆提問記者「這不是個健康的態度」,引來台北市長柯文哲回酸,自己也對高端疫苗EUA違反醫學倫理與常識有質疑「這個問法會不會不健康?」。陳時中今(5)日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上經媒體轉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