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研究指出LSD干擾大腦方式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LSD是一種最強效且最能改變情緒的化學物質,又稱為“酸(acid)”,無味、無色、微苦,主要是在美國非法實驗室製造,是目前為人所知最強效的迷幻藥。有一群以科學名義參與的志願者幫助研究人員揭示了LSD是如何在大腦中進行活動,並誘導大腦意識狀態的改變。

研究人員邀請了25名體況健康的參與者進入實驗室,在LSD的影響下進行掃描,並在另一次使用安慰劑後進行掃描。針對那些體內藥物含量高的人所進行的腦部掃描顯示出該化學物質可使部分皮質充滿信號,這些信號通常被過濾掉,以防止信息過載。這種藥物允許更多信息從丘腦(一種神經守門員)流向稱為後扣帶皮層的區域,並阻止信息流向稱為顳葉皮層的區域。這種溝通的中斷可能可以佐證LSD吸食者所宣稱的一些古怪影響 — 從幸福感及與宇宙合而為一轉換到幻覺,科學家稱之為「自我消散(ego dissolution)」,也就是指個人的自我意識崩潰。

研究指出LSD干擾大腦方式

科學家們想要檢驗一個十多年前首次提出的假設。它表明LSD導致丘腦停止過濾它傳遞到大腦其他部分的信息,正是這種過濾器的崩潰導致了藥物引起的奇怪效應或者思考模式。蘇黎世大學精神病醫院項目研究員Katrin Preller說:「我們並不一定能夠感知到所有因素,因為那可能是信息過載的狀況。」

目前尚不清楚大腦中信息流的混亂是如何產生與LSD相關的特殊感覺的,但是先前的實驗仍提供了一些提示,例如,後扣帶皮層被認為在塑造一個人的自我意識中發揮作用,因此超載可能會導致自我崩潰的感覺。

LSD(麥角酸二乙醯胺)於1938年首次合成,並在整個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對心理學和精神病學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LSD雖然因為被用來作為一種娛樂性藥物而被禁止,但現在有許多科學家猜測LSD可能可以成為對抗憂鬱症和其他精神疾病的強力新武器。

這項最新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Katrin Preller表示 :「科學家們已越來越了解LSD在大腦中所產生的複雜性,而這一點對於我開發新藥尤其重要。」研究工作是在2016年的一項重大研究之後進行的,該研究發現,在LSD的影響下,大腦吸收的視覺處理區域比正常情況多得多,使得人們即使閉眼仍能看到豐富的圖像。該研究首次在現代掃描儀上顯示出LSD影響大腦的樣子。

ReferenceStudy shows how LSD interferes with brain’s signalling

相關推薦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資料來源/高敏敏營養師 養生風盛行,許多民眾開始攝取全穀類食物,而全麥麵包常會列入清單,但是全麥麵包真的比較健康嗎?小心看似健康的褐色外表,可能是假全麥!要知道真正「符合全麥比例」的全麥麵包,口感比較粗、不細緻及軟Q的!要如何選擇"真"全麥麵包,有請高敏敏...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有新生兒,父母總是盡其所能想為寶寶打造舒適且溫馨的睡眠環境,但國健署警告,很多新手爸媽或主要照顧者仍有許多不正確的觀念,光是衛福部近5年統計資料就顯示,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一直在嬰兒前十大死因之一,發生原因正與寶寶的睡姿及睡眠環境安全息息相關。 國健署署長吳昭...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整理 資料來源/食品藥物管理署據統計,國內約有220萬名糖尿病病友,糖尿病容易引起多重併發症,像是腦中風、心肌梗塞、週邊動脈阻塞、腎臟疾病、截肢等,又被稱為「萬病之源」,必須小心控制。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邀請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任蔡明翰醫師分享降血糖藥品的...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沒有家族史和不良生活習慣,突然出現血尿,竟然已經是癌症!57歲的柯先生,幾個月前就因為出現無痛性血尿,嚇得趕緊到住家旁的醫院就醫,確診是局部侵犯性膀胱腺癌,在醫師巧手下,為能保有排尿功能,透過達文西手術摘除膀胱,再擷取部分小腸重建新膀胱,術後一個月便完全適應新膀胱,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