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破除糖尿病迷思 穩定血糖是關鍵

破除糖尿病迷思 穩定血糖是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無聲無息的疾病難發現 破除糖尿病迷思為首要

現代人普遍生活作息不佳,導致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提高,而糖尿病則被喻為最無聲無息的疾病,因病徵無痛感,外表無異狀不易察覺,導致經常被忽視,發現時已成為糖尿病重症患者!然而,坊間又流傳許多對於糖尿病的迷思,導致患者錯失最佳治療時機,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遺傳、肥胖、高血脂 糖尿病高風險族群

新陳代謝科謝安慈院長指出,罹患糖尿病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來自於遺傳,這些高風險族群大部分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但糖尿病患者還是可以懷孕的,只是需要在孕期將血糖控制得當,避免造成對胎兒的傷害,以及由於胎兒體重過重,導致生產上的困難。第二個主因則是源於肥胖,由於飲食控管不當與缺乏運動,也漸漸成為糖尿病的高風險族群。另外,我們所謂的代謝症候群,包含高血壓以及高血脂患者,也是屬於糖尿病的高風險族群,普遍生活作息不佳,例如飲食沒有節制或是沒有適當的運動習慣,導致代謝愈來愈差,進而引發糖尿病病症。

打胰島素要洗腎? 控血糖值是關鍵

謝安慈院長說明,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不太願意施打胰島素,所以有許多患者在接受施打胰島素的時候,血糖已經控制得比較差,甚至是腎臟已經開始受損的情況下,才開始選擇施打胰島素,所以很多病患在施打胰島素之後,沒有多久就引發腎衰竭。因此,就構成了一個讓大家認為打了胰島素就會開始洗腎的迷思。然而,事實剛好相反,因為我們平時有注射胰島素,血糖能夠控制得比較好,這樣子對腎臟的傷害是比較小的。

聰明挑選血糖機 定時監測破除糖尿病迷思

謝安慈院長也提醒,切莫相信沒有根據的迷思,即使血糖穩定後也不可自行停藥,恐會造成血糖起伏波動大,而有許多研究顯示,血糖起伏愈大造成對於血管的傷害也愈大,導致提高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率。因此,糖尿病患者應該要養成每天定時做血糖監測的習慣,也須謹慎挑選精準度符合ISO15197:2013國際標準認證及操作簡單免調碼之血糖機,並持續接受專業醫師治療,搭配飲食控制及適當運動,才是穩定血糖、控制病情的不二法門。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66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長期配合防疫服務,奇美醫學中心建立奇美疫苗注射隊人力庫。其中輝瑞(BNT)為濃縮劑量疫苗,接種作業繁瑣複雜,特別將疫苗注射前置作業納入教育訓練,使護理師接受完整訓練確保疫苗備藥的正確與安全性,但因疫苗抽取的過程,涵蓋很多步驟和繁複,且不同種類疫苗抽取的劑量也不同,便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桃園報導】前環保署長李應元因壺腹癌離世、香港資深藝人沈殿霞罹患膽管癌病逝,這些都屬於膽道癌。醫師提醒,膽道系統分布在肝臟內,早期罹癌,幾乎無症狀,如出現不適,大都到了晚期,提醒體重莫名下降、右上腹疼痛超過1個月,應積極就醫。 亞洲膽道癌發生率較歐美高 與肝炎盛行率有關 許多民眾...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全球牙齒矯正的風氣日益興盛,以往傳統的黏貼式矯正器,利用金屬線將牙齒拉整齊,給人留下「大鋼牙」的印象。然而,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現代人對於矯正的要求更講究了,希望在矯正過程中也能保持外形的美觀,低調地悄悄變美,因此有越來越多人選擇使用隱形牙套。目前隱形矯正市占率以隱適...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宣布新增18例本土病例,其中多數為新匡列者,僅有2例隔離中陰轉陽。以縣市來看,今日本土的分布:高雄有13例、新北3例、桃園2例。 板橋女大生男友也確診 與西堤同病毒株 另1名新增個案為板橋家庭群聚案中,案19346(女大生)的親密接觸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