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這3種致癌物千萬別碰! 他40年不離身已罹2癌

這3種致癌物千萬別碰! 他40年不離身已罹2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56歲李姓茶農為了務農提神,40年來香菸、檳榔、酒精不離身,導致胃潰瘍、吐血及腹痛接連而來,兩年前經胃鏡檢查發現罹患早期下咽癌,雖透過化療和放療後痊癒,日前追蹤又發現早期食道癌上身,所幸發現得早,醫療團隊採取「內視鏡黏膜下切除術」(ESD)治療後沒有復發跡象,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曾晟恩也提醒「真的要戒三寶了」!

鱗狀上皮細胞癌 為台灣人好發食道癌類型

食道癌為國人十大死因第9位,常見的食道癌細胞型態可分為鱗狀上皮細胞癌和食道腺癌,前者發生於食道內面表層細胞,為台灣人好發的食道癌類型,通常為吸菸、喝酒、嚼檳榔等引起,後者是分泌黏液的腺體細胞病變而致,多與肥胖、胃食道逆流等有關。

曾晟恩主治醫師說明,在口腔下咽、肺部、呼吸道以及消化道等區域,出現同時或接二連三產生原發癌,大多是鱗狀上皮細胞癌,加上長期暴露於「香、檳、酒」等致癌物,故罹癌風險也比一般人高123倍。

食道癌早期無症狀 中晚期發現治療預後效果差

曾晟恩主治醫師提到,早期食道癌幾乎沒有症狀,但當出現吞嚥困難、聲音沙啞、咳嗽、體重減輕、食物逆流、貧血、頸部異常腫塊等症狀時,代表病程已進入中晚期,且在消化道癌症中,食道癌存活率並不高,故若能早期偵測癌細胞並接受治療,預後效果比較好,但若於疾病晚期發現,通常會使用放療、化療和手術治療,但治療效果通常並不佳。

預防食道癌 從戒除香、檳、酒+定期檢查開始

由於食道癌早期不易發現,曾晟恩主治醫師建議,有食道癌家族史、抽菸喝酒嚼檳榔習慣超過十年者,或是曾經罹患頭頸癌的民眾,每年應定期接受胃鏡檢查;非高危險族群者,可視個人情況,每2至3年接受胃鏡檢查即可。除了戒除香菸、酒、檳榔外,日常飲食多攝取深綠色蔬菜、少吃加工醃漬類食品、維持適當體重與口腔衛生,都能降低罹患食道癌的機率。

【延伸閱讀】

最怕反覆發作! 多發性硬化症宜盡早積極治療

【疼惜你的另一半】腸胃不適月達12次 醫:勿輕忽卵巢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13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根據衛生署分析,每年7至8月是中暑等熱急症至急診就醫的高峰期,100年及101年因中暑等熱急症至急診就醫的人次就高達1,456人及1,524人,而今年6月份就已達427人;近日將邁入酷熱的炎夏,氣溫勢必會再上升,民眾仍應提高警覺,小心防範,尤其是嬰兒及幼童、65歲以上長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天氣炎熱,加上台灣潮濕的環境,導致更容易流汗,尤其若為有狐臭的天生體質,恐因無法消除了異味感到困擾不已;彰化基督教醫院重建整形暨手外科主治醫師何格彰指出,狐臭其實多為遺傳有關,若父母其中一人有狐臭,子女的機率約為一半,若是父母雙方皆有狐臭問題,則子女則高達約80%有狐臭的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愛滋病去年已成為青年的第十大死因,尤其又以15至24歲為新增感染者速度增加最快的年齡層;彰化基督教醫院感染科醫師劉元孟指出,主要是因許多年輕感染者發現時已為時已晚,才會導致年紀輕輕就失去寶貴的生命。其實若能提早發現,及早接受治療,不但能降低感染機率,也能避免症狀加劇;劉元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1名82歲阿嬤,突然出現右手不自主揮動等現象,就連睡覺時,症狀都仍未改善,原以為是癲癇所致,就醫檢查後,醫師確診為梗塞性中風,又稱為半邊芭蕾症,經藥物治療後,已逐漸康復。半邊芭蕾症會出現近端肢體不規則猛烈甩動,每分鐘達40至60下;屏東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詹智鈞指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