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國內出現今年首例百日咳 患者有中國旅遊史

國內出現今年首例百日咳 患者有中國旅遊史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疾管署發佈今年台灣首例百日咳與傷寒病例!首例百日咳患者有中國大陸旅遊史,但百日咳潛伏期較長,無法確認境外或本土病例,也因潛伏期不符武漢肺炎(COVID-19)目前定義,排除染病可能性,患者目前已經康復,另外首例傷寒患者目前以症狀改善出院,同住接觸者沒有發現疑似症狀。

 

疾管署防疫醫師蘇韋如表示,首例百日咳是1名40歲男性。2019年12月底曾經到中國大陸深圳出差,1月30日咳嗽有痰,在多間診所就醫症狀未改善,2月5日到醫院採檢,11日確診,目前已經痊癒。同住接觸者3人沒有疑似症狀,因百日咳潛伏期約6至20天,無法確認在哪裡感染,但本地社區機會比較高。

 

目前曾經前往中國大陸地區返台民眾,若有上呼吸道症狀恐怕讓人害怕,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解釋,武漢肺炎潛伏期目前制訂14天,雖然首例百日咳曾經前往深圳,但回台時間約20天才發病,因此研判不是武漢肺炎,採檢也確認感染百日咳。

 

百日咳有無症狀感染者,不論有沒有症狀,傳染性都高,蘇韋如提醒,百日咳主要藉由飛沫傳染,施打疫苗非終生有效,雖然成人症狀較輕,但6個月以下嬰兒經常有重症高風險,可能引發肺炎、抽搐、腦病變、腦出血、死亡,如果家中有嬰幼兒,成人可補打接種疫苗,保護家中孩子降低染病風險。

 

另一方面,針對台灣首例傷寒患者,蘇韋如說明,病患是1名菲律賓30歲男性,1月21日出現發燒、頭痛、血便等症狀,2月6日住院採檢,發現傷寒桿菌陽性,目前已經出院,同住者沒有疑似症狀,暫時排除交叉感染。

 

疾管署正釐清首例傷寒個案感染來源,蘇韋如進一步解釋,雖然首例傷寒患者是菲律賓籍,但近日沒有出境,因此確定是本土病例。詢問病患最近有無生食或喝非自來水,得到否定答案,但案例承認有生食習慣,因此感染來源仍需確認。

 

蘇韋如提醒,傷寒為腸胃道傳染病,潛伏期約8至14天(可由3至60天不等),傳染途徑為生食或食用未煮熟、遭受病患或帶菌者糞便污染的食物或飲水,常見症狀有持續性發燒、頭痛、腹痛、腹瀉或咳嗽等。

 

預防傷寒的方法包括,食物充分煮熟並以熱食為宜,不吃生食、飲用水煮沸或使用瓶裝之礦泉水。此外,落實良好衛生習慣,飯前便後一定要以肥皂或洗手劑澈底洗手,才能有效防範。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有心想給自己做個健康大檢視,面對琳瑯滿目的檢查項目以及各式各樣「套餐式」的健康檢查,怎麼選擇才好?之前做過健檢,醫生說沒有什麼大問題,這次的健檢該怎麼安排?健檢常規項目  做到預防醫學安南醫院健檢中心主任李崇豪醫師表示,現在各家健檢中心都會衡量受檢者預算,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台中1名未婚33歲王小姐,半年來月經不規則,陰道斷斷續續出血,棉墊片刻不離身,不僅會陰溼疹搔癢難耐,更影響生活品質和睡眠,經安排子宮內視鏡檢查,發現子宮腔內有多顆子宮內膜瘜肉,建議以內視鏡手術切除瘜肉,終於止血成功,不需再使用棉墊,搔癢感也跟著解決,讓她直說:「乾爽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新竹報導】下肢無力竟是甲狀腺作怪!1位17歲男孩日前突然出現下肢無力的症狀,經過數小時後,無力的情形仍舊持續,甚至連同脖子以下的肌肉皆無法動彈,家人見狀緊急撥打119 叫救護車送醫,由救護人員送至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急診。 經抽血發現,男孩血液中鉀離子的濃度低下,於是給予鉀離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有1名44歲男性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及腦中風,定期在醫院及診所領取慢性處方箋,不料,跨院重複用藥,分別拿到外觀不同外觀、相同作用機轉的降血壓藥物,服用後,身體不適,常有頭暈等低血壓症狀。 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為嚴密守護民眾用藥安全,健保署提供「健保雲端查詢系統」,其中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