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碳水化合物會導致糖尿病?|《糖尿病有救了!》

碳水化合物並不會導致糖尿病!

  問題是真的是出於碳水化合物上嗎?我們在仔細觀察糖尿病在全世界分布狀況後,發現了治療糖尿病的第一線曙光。大型的人口研究顯示,糖尿病在日本、大陸、泰國和其他亞洲國家,是很少見的疾病,在非洲一些地區,糖尿病也是一樣稀少。  這些研究也顯示了另一項事實,在這些糖尿病少見的國家裡,人們並未遵循所謂的糖尿病飲食法,他們並未避免碳水化合物,而且每天都吃澱粉類食物,在亞洲和非洲,稻米和其他穀類以及根莖類蔬菜,都是每日的主食。事實上,研究人員發現:美國成人過度肥胖的占了總人口30%,而採取傳統日式飲食的日本人當中,過度肥胖者卻不到1%。他們心臟病和各種癌症很少見。日本人也比北美或歐洲人民長壽。  事實上,許多日本人身上都有導致糖尿病發生的基因,但是只要他們謹遵以米飯為主的傳統飲食,這個疾病大部分時候都不會產生。導致糖尿病發生的基因就好像在乾燥土壤裡的種子,已經進入休眠的狀態。  但當米飯不再流行,而西方飲食進駐下來,這些基因特徵便開始顯露──糖尿病例也跟著暴增。一項針對40歲以上日本成年男性的研究顯示:1980年代以前,糖尿病發病率為1%到5%。到了1990年代,糖尿病發病率上升到11%到12%。統計趨勢顯示這個數據還會再升高。根據這個現象,研究人員只能做出以下結論: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並不會導致這個疾病。事實上,罪魁禍首似乎潛藏在西方飲食裡。  我們不能不面對一項事實:糖尿病的問題不是出在碳水化合物(糖分和澱粉),「而是身體如何處理這些碳水化合物」。如果可以成功修護身體吸收和使用碳水化合物的能力,那我們不但可以放心享用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而且糖尿病情應該會減輕,甚至不藥而癒。

本文摘自《糖尿病有救了(暢銷紀念版):完全逆轉!這樣做效果驚人》一書

碳水化合物會導致糖尿病?|《糖尿病有救了!》


作者簡介

尼爾•柏納德 Neal Barnard


美國責任醫療醫師委員會(PCRM)主席和創辦人,PCRM是著名的醫學公益團體,位於華盛頓特區,由數百位知名的醫師、營養師、藥師與生化學家等組 成。其研究在《科學人》、《美國心臟病學期刊》、《美國臨床營養期刊》、《美國飲食協會期刊》、《營養教育期刊 》、《營養期刊》、《美國醫藥期刊》及《預防醫學》等其他重要期刊都可以看得到,並有多本飲食健康的著作,包括《糖尿病有救了》、《史上最有感,扭轉疾病 的新4大好食物》、《這樣吃,全身疼痛都消失》。

此外,柏納德醫師也常在全美各地演講,目前是喬治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兼任醫學副教授。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程子奕/高雄專訪 台灣不孕症發生的比率持續上升,儘管官方尚無正式統計數據,但國內醫界綜合國際間公衛水準與我相當的國家推估,台灣的不孕症比率約為10到15%。育齡女性遲遲無法懷孕,除了晚婚晚育、壓力大等因素之外,國內生殖醫學權威、高雄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

閱讀詳情 »

手麻像蟲爬,小心糖尿病上身! 覺得自己身上總像有蟲爬來鑽去,老是渾身不舒服又很癢,有時甚至像被「電到」的感覺,到底怎麼了?這不是蟲子的錯,而是「神經」惹的禍。這些影響生活品質的惱人症狀,其實有可能是糖尿病的併發症周邊神經病變上身! 這種麻癢的感覺會從兩側手指、手掌、腳趾、腳掌往軀幹蔓延,多數患者會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走路走了一輩子,肯定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原來自己的走路姿勢,恐怕大有問題,加上坐姿與站姿長期不佳,全身恐怕從頭頸肩,痛到背臀足,定期想找人按摩舒緩一下,卻永遠治標不治本。事實上,矯正姿勢,讓人體全身上下能擺在「對」的部位,學習正確「運動」姿勢,才能真正解決全身痠痛問題。...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程子奕/台北報導 台灣半導體產業是世界第一,但現在台灣的半導體技術不只撐經濟,也撐起肚皮的不爭氣,搖身一變不孕救星!國立交通大學與國內生醫技術團隊合作,就利用半導體製程衍生技術蝕刻出精子細胞微流道晶片的原型,模擬從陰道到輸卵管的「賽道」,能更快、更有效篩檢活動力及格的精子,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