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台灣半導體衍生技術變「不孕救星」! 晶片能篩精子活動力

【有影】台灣半導體衍生技術變「不孕救星」! 晶片能篩精子活動力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程子奕/台北報導

台灣半導體產業是世界第一,但現在台灣的半導體技術不只撐經濟,也撐起肚皮的不爭氣,搖身一變不孕救星!國立交通大學與國內生醫技術團隊合作,就利用半導體製程衍生技術蝕刻出精子細胞微流道晶片的原型,模擬從陰道到輸卵管的「賽道」,能更快、更有效篩檢活動力及格的精子,提高人工生殖成功率。也讓台灣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後,第3個擁有精子晶片量產能力的國家。

該新一代的篩檢精子技術,已經獲獎無數,去年先後拿下科技部主辦的未來科技突破獎、生策會的國家新創獎,今年7月又拿下科技部FITI創新創業激勵計畫的最大獎項創業傑出獎。

團隊之一,好孕行生醫執行長鍾成晏堪稱是背後最重要的推手,在英國攻讀感染與免疫博士學位後即返台任教的他,本身就是不孕症家庭,夫妻倆直到35歲、已屆生育的高齡才生第一胎,等到想拚二寶時,卻接連面臨多次挫折,深刻體會不孕對一個家庭所帶來的壓力。

鍾成晏指出,研究團隊花費4年時間開發微流道晶片,起心動念就是想幫助更多想生但生不出來的求子家庭,且因為精子在女性體液與一般液體中的運動模式不一樣,這才想到在晶片上完全模擬女性體內環境,就是把自然懷孕的「精子游泳比賽」移到晶片上來進行。

概念很簡單,要實現卻很難,研究團隊4年來在實驗室內足足失敗逾200次,最後從半導體製程衍生出的技術,才在晶片上蝕刻出適合的微流道,利用精子逆流而上,好壞精子又方向不一的特性,篩檢出活動力合格的精子冠軍,才拿來進行試管嬰兒。

相較於傳統篩檢精子的上泳法與密度梯度離心法,鍾成晏點出新技術優勢不只安全、簡單、便宜,更重要的是,比起傳統需時40分鐘到1小時,晶片只要5到15分鐘,這能大大減少精子一旦離開人體半小時DNA就開始自發斷裂的問題;回收率上健康精子比例可達6到9成,亦比傳統方法的4成及8成來得優異。

鍾成晏說,該項技術正申請美國及台灣的醫材核准,今年亦將在全台各大生殖醫學重點診所進行人體測試,預計明年第2季可以上市,造福更多不孕家庭。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國際創業家大賽台灣賽初選出爐  好孕行生醫榮獲入選

【有影】2成台男「精蟲沒力」!怪兩大元凶 有人切睪取精才圓生子夢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CNEWS】

相關推薦

▲9月國際失智症月,衛福部與台灣失智症協會號召民眾打破對於失智的迷思和標籤。(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如果你還以為失智者不會搭車?不會煮菜?不會買東西?快打破你對失智症的舊迷思和標籤吧。3年前被診斷出輕度失智症的白婉芝就徹底翻轉一般人對失智症患者的想像,只要...

閱讀詳情 »

▲慢性攝護腺炎作怪,害猛男變弱雞。(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小弟弟不停痙孿,猛男變弱雞還差點不孕!一名26歲男性,近一年來出現頻尿、小便熱刺痛、尿道口有異物感等症狀,且反覆發作,一開始以為只是憋尿造成泌尿道感染,吃藥雖有好轉,但一停藥又復發,最後竟陰莖痙攣不...

閱讀詳情 »

▲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治療靠新藥徹底翻轉存活率。(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張華安/專訪報導 在台灣,大腸直腸癌新發生病人數每年已破1.5萬人,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大腸直腸癌已連續11年蟬聯國人癌症發生人數第一位,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有2成病人發現時已是第四期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

閱讀詳情 »

▲癌症分期主要提供醫師評估預後及治療方式。(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張華安/專訪報導 一提到癌症,如果你還認為「晚期」就等於「末期」,可就大錯特錯了!尤其是國人發生人數第一位的大腸直腸癌,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徐鴻智強調,早已徹底翻轉觀念,在開刀搭配化療、標靶藥物的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