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秋天吃火鍋的8大禁忌!

秋天吃火鍋的8大禁忌!

天氣轉涼,很多人都愛到火鍋店聚餐,那麼吃火鍋需要注意些什麼?專家提醒,對於火鍋人們存在不少認識誤區,必須注意吃火鍋時食物要煮熟煮透,注意多喝水,儘量不喝火鍋湯。  

秋天吃火鍋的8大禁忌!

  肝臟、肺臟,所含的病原微生物和藥物殘留量最高

 

  1、少食內臟

 

  隨著農藥、化肥、添加劑等在食品生產過程中的應用,動物的內臟往往成為這類有害物質的「過濾器」和「貯存器」,尤其是肝臟、肺臟,所含的病原微生物和藥物殘留量最高。

 

  2、火力要猛

 

  火力要猛火候適宜火鍋底火一定要旺,以保持鍋內湯汁滾沸為佳。

秋天吃火鍋的8大禁忌!

 

  菜料食物在鍋裡煮的時間過長,營養成分會被破壞,容易失去鮮味;若不等燒開、燙熟即吃,病菌和寄生蟲卵未被徹底殺死,又易引起消化道疾病。

 

  半熟食往往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卵殘留

 

  3、少吃半熟食

 

  端上餐桌的生鮮食品中,往往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卵殘留。如果一涮即吃,有害微生物入侵人體的可能性很大。 

 

  4、病人少涮一些火鍋用料

 

  如蝦餃、肉丸等含大量油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病人要少吃;

秋天吃火鍋的8大禁忌!

  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病人要少吃火鍋用料

 

  火鍋湯中含鈉鹽較多,腎臟病、高血壓患者要少吃;調味料(如沙茶醬、辣椒醬等)有一定的刺激性,有胃腸疾病的人應少用。

 

  吃得太辣會刺激口腔、食管與胃腸道的黏膜

 

  5、忌吃得太辣

 

  太麻太辣、太麻的食物,不僅會刺激口腔、食管與胃腸道的黏膜而使其發生充血和水腫,還容易誘發一些疾病。凡是口腔炎、慢性咽炎、潰瘍並慢性胰腺炎、膽囊炎病復發者及上腹部做過手術的人都不要吃火鍋。

 

  6、不宜滾燙

 

  食用不宜滾燙口腔、食道和胃粘膜一般只能耐受50℃-60℃的溫度,太燙的食物,就會損傷粘膜,導致急性食道炎和急性胃炎。所以,從鍋中取出滾燙的涮食時,最好先放在小碟晾涼。

 

  食用不宜滾燙口腔、食道和胃粘膜一般只能耐受50℃-60℃的溫度

 

  食高脂猛辣有憂喝鍋內涮湯有害火鍋的涮湯,是以大量豬油、羊油、牛油等動物高脂物質為底料的,又多以辣椒、胡椒、花椒為作料,火鍋吃多了,易致高血脂症等疾病。

 

  7、忌吃的時間太久

 

  有的人一吃就是數小時之久,甚至通宵達旦,這樣會使胃液、膽汁、胰液等消化液不停地分泌,腺體得不到正常的休息。

 

  吃的時間太久導致胃腸功能紊亂而發生腹痛、腹瀉,嚴重的可患慢性胃腸炎、胰腺炎等疾病。

 

  8、吃火鍋前先喝果汁

 

  涮火鍋的順序很有講究,最好吃前先喝小半杯新鮮果汁,接著吃蔬菜,然後是肉。

 

  吃火鍋前先喝果汁

 

  這樣,才可以合理利用食物的營養,減少胃腸負擔,達到健康飲食的目的。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中報導】隨著不同新冠疫苗陸續接種第1劑或第2劑,台中慈濟醫院風溼免疫科常接獲病人疑慮關於接種的問題。科主任林亮宏表示,部分免疫疾病藥物可能會影響疫苗接種的保護力,建議病人在施打前,可先回診由醫師評估,再安排疫苗接種的恰當日期。 1名52歲類風溼性關節炎病人伍女士,日前預約施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台中2名工人日前同一天先後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緊急送醫急救,原來因工地防疫規定,即便高溫悶熱,工人僅能在喝水吃飯時脫下口罩,加上2人本身有腎臟方面宿疾,就醫確診為熱衰竭,其中1人更引起橫紋肌溶解症,所幸及時住院治療,2天後順利出院並返回工作崗位。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8至22歲族群何時能打疫苗,許多家長與大專院校都非常關心,今(3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開放18至22歲對象,能到預約平台登記輝瑞BNT疫苗,待12至17歲學生(約120萬人)施打完,隨即開放預約接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劃,輝瑞BNT疫苗優先提供國高...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振興醫院急診室接獲緊急醫療應變中心(EMOC)電話,告知有位懷孕38周的產婦在119運送醫院途中,腹中胎兒的胎頭已滑出產道,急診室立即聯絡婦產科醫師、小兒科醫師,準備保溫箱與接生所需器械與物品,由於來不及為產婦做新冠肺炎的核酸檢驗(PCR),因此協助接生的醫護人員都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