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穿戴式裝置測心率 預防心臟病發可保命

穿戴式裝置測心率 預防心臟病發可保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運動風氣漸盛,不少人開始慢跑,更會使用穿戴式裝置紀錄,一般人可用來測量運動時間、消耗熱量及心跳速率等,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還具有保命的作用!醫師指出,運動有助心血管疾病患者穩定病情,但心跳過快卻會造成反效果,藉由量測心跳速率的穿戴式裝置,可隨時監控預防心臟病病發。(新聞圖片僅為示意圖而非具有此功能之裝置)

一般跑步機上的感應式握把或夾指式裝置,可測量運動者的脈搏及心跳;但從事室外運動則無法監測,而目前穿戴式裝置方便攜帶,可隨時監控心跳狀況。

「心血管疾病患者,從事運動最好隨時量測心跳!」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任武俊傑表示,有氧運動可以增強心肺功能,有助心血管疾病患者穩定病情;若運動時心跳超過最大心跳速率則變成無氧運動,不但容易使肌肉出現乳酸推積,日後腳酸、鐵腿,更增加心臟負擔,造成心臟病發作,可能危及性命。

武俊傑指出,心跳速率是有氧運動的指標,一般有氧運動是指最大心跳速率控制在60至85%,根據年齡不同、最大心跳速率也不同,計算方式為220減去年齡,再分別乘以0.6及0.85,則是從事有氧運動的最大心跳建議範圍。以40歲民眾為例,最大心跳速率為180,運動時每分鐘心跳數應介於96至144之間。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16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清明假期到來,許多人會長時間久坐或久臥,活動身體的頻率減少,無論是和家人團聚打麻將、癱在沙發上沉迷遊戲、追劇或是遠遊塞車造成的固定姿勢太久,都可能會影響到全身循環,不僅特定位置的肌筋膜疼痛容易發作,導致腰背或是肩頸痠痛,若是過度久坐,肌肉沒有適當伸屈,靜脈回流不佳,甚至...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撐過2月的連續寒流和陰雨天氣後,時序進入3月大地回春,對於有心血管疾病和怕冷的民眾來說是件好事,但卻是鼻過敏患者惡夢的開始!由於春季早晚氣溫變化大,鼻黏膜受到溫差影響而腫大,於是開始出現流鼻水、打噴嚏、鼻塞,甚至鼻涕倒流、喉嚨乾癢等症狀,形成每次換季必過敏的現象,讓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統計,台灣約有12%的人口罹患慢性腎臟病,其中每年更有近9萬人長期洗腎,洗腎率位居世界第一。臺中榮民總醫院內科部主任吳明儒醫師說明,慢性腎臟病多好發於65歲以上族群,洗腎人口以糖尿病患者居多,另外高危險族群還包括慢性腎炎、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等患者。值得注意的是,臨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蔡誠報導】心律不整泛指所有心臟節律不正常的情形,包含跳動速率過快、過慢或不規則,而臨床上最常見之心律不整當屬「心房顫動」,且當年齡增長,患病比例也會隨之提升。台中榮民總醫院院長陳適安指出,台灣65歲以上年長者心房顫動發生率約3-4%;但80歲以上老人,則約每十位就有一位罹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