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穿戴式裝置測心率 預防心臟病發可保命

穿戴式裝置測心率 預防心臟病發可保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運動風氣漸盛,不少人開始慢跑,更會使用穿戴式裝置紀錄,一般人可用來測量運動時間、消耗熱量及心跳速率等,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還具有保命的作用!醫師指出,運動有助心血管疾病患者穩定病情,但心跳過快卻會造成反效果,藉由量測心跳速率的穿戴式裝置,可隨時監控預防心臟病病發。(新聞圖片僅為示意圖而非具有此功能之裝置)

一般跑步機上的感應式握把或夾指式裝置,可測量運動者的脈搏及心跳;但從事室外運動則無法監測,而目前穿戴式裝置方便攜帶,可隨時監控心跳狀況。

「心血管疾病患者,從事運動最好隨時量測心跳!」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任武俊傑表示,有氧運動可以增強心肺功能,有助心血管疾病患者穩定病情;若運動時心跳超過最大心跳速率則變成無氧運動,不但容易使肌肉出現乳酸推積,日後腳酸、鐵腿,更增加心臟負擔,造成心臟病發作,可能危及性命。

武俊傑指出,心跳速率是有氧運動的指標,一般有氧運動是指最大心跳速率控制在60至85%,根據年齡不同、最大心跳速率也不同,計算方式為220減去年齡,再分別乘以0.6及0.85,則是從事有氧運動的最大心跳建議範圍。以40歲民眾為例,最大心跳速率為180,運動時每分鐘心跳數應介於96至144之間。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16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流感好發季節將至,還沒接種流感疫苗要快。據統計,國內每年11月至隔年3月為流感流行季節,12月中旬進入高峰,而流感疫苗接種2星期後,才能出現保護力。醫師呼籲,65歲以上長者、慢性疾病患者、嬰幼兒、孕婦等高風險族群,若還沒接種流感疫苗,要盡快至醫療院所接種。台大醫院內科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根據新竹縣政府統計,全縣約有5-6萬人處在肝硬化與肝癌風險中,為使新竹縣民能夠擁有好心肝,該縣府特別制定「新竹縣府救肝心-適時回肝好貼心」計畫,首創在成人健檢中增加免費肝病篩檢項目,為新竹縣民的健康把關!新竹縣13個鄉鎮約有536,111人,依據2011年新竹縣肝病篩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健檢報告有紅字,你怎麼看待?國內最新調查發現,3成民眾看到健檢報告有紅字,會以再觀察的消極態度面對。醫師指出,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指數異常,最容易遭到民眾忽略,雖然短期內不會出現重大疾病,但恐增加罹患慢性病的風險。國泰健康管理今年8月,針對1111名健檢民眾進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根據統計,台灣婦女尿失禁的盛行率約為25~30%,大約每3人就會有一位婦女深受困擾,主要族群是更年期或產後婦女居多。就有一位76歲的黃阿嬤,身體硬朗無中老年慢性疾病,但近3年來卻深受尿失禁困擾,不僅心情低落,更不敢出門,到醫院求診後,決定透過經閉孔尿道懸吊手術治療,尿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