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穿發熱衣禦寒 這4種人可能愈穿愈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穿發熱衣禦寒 這4種人可能愈穿愈癢

近幾年發熱衣、發熱褲掀起時尚潮流,標榜薄薄一件可抵禦低溫,但醫師提醒,發熱衣雖有保暖效果,卻因皮膚溫度上升,可能引發搔癢、汗疹、黴菌感染或毛囊炎等問題,並非人人都適合。 

讓孩子穿發熱衣睡覺 細嫩皮膚冒出一堆疹子
秋冬季節變換,天氣忽冷忽熱,有家長怕孩子晚上睡覺踢被子著涼,為孩子穿上發熱衣,結果細嫩的皮膚冒出一堆疹子,紅腫發癢很難受。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皮膚科主任李孟穗提醒,發熱衣較適合在10℃以下的低溫穿著,而新陳代謝快、有異位性皮膚炎、乾性膚質的人並不適合穿,建議採洋蔥式穿法來保暖。

發熱衣主要靠「吸濕放熱」原理,達到保溫作用,大多緊貼肌膚,只要一流汗,汗就悶在衣服內,結果又濕又熱。李孟穗建議有以下狀況的民眾,應考量其他保暖方式。

1.新陳代謝快
容易流汗、新陳代謝快的小朋友及年輕人,在不是很冷的天氣穿發熱衣,可能因汗水悶在衣服裡及皮膚溫度上升,而產生汗斑或發癢起疹。門診就曾有民眾穿著發熱衣去爬山,結果全身起汗疹。另外,穿發熱褲同樣會因溫度太高,容易長股癬或念珠菌感染,尤其男性私處溫度太高,會影響生育能力,不建議穿發熱褲。 

2.痘痘
皮膚易出油、常冒青春痘、毛囊炎的人,穿發熱衣可能造成胸背部毛囊炎。長在身上的毛囊炎又癢又痛,比臉上的青春痘難治療,通常需要數周至數月。

3.異位性皮膚炎
這類患者原本就對溫度調控較慢及皮膚敏感,穿上發熱衣一流汗,會更癢更刺,導致抓得更厲害。

4.冬季癢
冬天好發冬季癢,皮膚又乾又癢,常發生在老人家身上,如果又穿上發熱衣,可能引發「災難」,皮膚乾燥脫屑悶在發熱衣裡,加上皮膚溫度上升,全身會刺癢不舒服。建議勤擦保濕乳液,改善皮膚乾燥以緩解症狀。

李孟穗表示,台灣冬天不像歐美嚴寒,進到室內還有20℃左右,穿著發熱衣會讓體溫太高而不舒服。建議採取洋蔥式多層次穿法,貼身衣物選擇棉質及側邊無接縫圓筒織法,外層加上毛衣、防風外套等衣物,戴上帽子及手套,進入室內方便脫除。

而機車族禦寒重點在於最外層,選擇好穿脫的防風外套,會比發熱衣有效。此外,家長留意小朋友很容易流汗,睡覺如果穿發熱衣再蓋被,應該會因皮膚溫度太高而睡不好,只要穿棉質長袖長褲,加上肚圍即可保暖。

雪靴雖保暖 若有香港腳易成為黴菌滋長溫床
另外,女性流行的雪靴(毛毛靴)雖保暖,但李孟穗表示,靴內溫度高,如果本身有香港腳、灰指甲等問題,等於給黴菌良好的生長環境,而且台灣冬季常下雨,雪靴一旦進水,黴菌會愈長愈多,腳悶著一整天,更容易長香港腳。加上有些人穿雪靴不穿襪,雪靴又不常洗,黴菌便一直窩在靴內,造成反覆感染。她提醒,穿鞋一定要穿襪子,襪子可常常汰換,避免反覆感染。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許多男性都會擔心腎虛、腎氣不足的問題,其實可以從飲食調理體質,就有助維持腎功能正常運作!中西醫師陳至奐醫師表示,依照中醫理論,除了以形補形之外,建議也可選擇溫補的食材,如羊肉、花椒、大蒜、韭菜、鱔魚、肉桂等,都可達到滋補之效唷!  1. 肉類:羊肉、鱔魚、鰻魚等皆屬溫補食材,有助改善氣虛、增強體力;...

閱讀詳情 »

撰文/陳軒凡、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該如何遠離比癌症更危險的「四高」危機?超完美的「降四高計畫」,從知己知彼,了解疾病生成,再到飲食、運動的教戰,幫助您繳出漂亮的四高數值,回復健康活力! 高血壓、高血脂與高血糖,是一般民眾熟知的「三高」疾病。但受到不良飲食、生活習慣影響,根據最新年度的...

閱讀詳情 »

情人節將至,想要讓女伴有個難忘的夜晚,卻又擔心精力不足嗎?除了坊間五花八門宣稱可重振雄風的各類補品外,其實平日攝取多樣化的水果就有改善之效喔!資深營養師袁毓瑩表示,根據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研究指出,男性若能規律攝取富含花青素、黃酮類、類黃酮等水果,將有助於減輕勃起功能障礙的風險!建議男性們從日常飲食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