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穿越疫情鬱悶時代 心安神定「3招」向前走

穿越疫情鬱悶時代 心安神定「3招」向前走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指出在新冠疫情期間,逾四成的民眾出現心理或行為健康問題。依據臺北市社區心理諮商門診統計109~110年9月的民眾就診議題,憂鬱及焦慮居首位(22.6%),且臺北市安心服務諮詢專線因疫情進入三級警戒而造成電話諮詢量的高峰。

透過專業諮詢  重拾個人安全感 

疫情改變了人的行為,外在的部分包括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方式、生活與消費型態、關係與親密感,內在的部分則導致缺乏安全感及失落情緒,可能因為疫情期間喪失自由、失去工作或被迫取消重要的活動而感到失落,也可能因為不幸罹患新冠肺炎或親友離世而感到情緒低落。

依據110年臺北市安心服務諮詢專線提供服務內容統計,提供門診資訊及心理諮詢居前二位,顯見民眾也知道尋求相關專業協助來穩定自我情緒。

心安三點幫自己  疫情不影響身心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吳孟璋主任表示,疫情會變得如何,沒有人知道,未來的不確定,變成唯一確定的事,我們能做的,只有把握當下的每一刻,盡力完成自己能做的,並將它做好。

1.「幫助自己安定心神」:要接納善待自己:面對不安與失落時,我們會體驗到許多情緒,可能是害怕的、擔憂的、懷疑的、悲傷的、不安的,不批判自己、不評價自己,允許自己去感受它,經驗它,如實接納正視自己的各種情緒,才能穩定自我形成穿越不安的力量。

2.「充實正向能力」:一旦我們專注於當下,全心投入平凡的家庭事務,你會發現從洗衣、拖地、這樣的日常瑣事,多少有著意想不到的幫助。另外,試著從改變中找到獲得,如更加珍惜親友間感情及學會使用更多電子產品,或為自己安排活動,比如旅行、運動、聽音樂,這些都能成為穩定我們心理的正向能量。

3.「增加社交連結」:要透過人際交往讓我們有機會與他人的生命交流,讓自己看到不同的觀點及更多的可能,讓更多親朋好友來陪伴支持我們面對不安與失落,也可以向專業的心理支持中繼站如臺北市社區心理諮商門診尋求協助,讓我們在回復的路上走得更有力量。

【延伸閱讀】

後疫情時代,如何調適身心狀態? 精神科醫教你如何帶著焦慮前進

求職碰壁焦慮倍增 6招自救方法舒壓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15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臉上泛油光、油膩膩,許多痘痘族為了清除臉上油脂,習慣使用去污力超強的清潔用品,有人甚至拿洗衣皂來洗臉。不過,皮膚科醫師警告,過度清潔,恐將傷害肌膚,刺激角質增生,反而造成油脂分泌更加旺盛。振興醫院醫學美容中心主任藍淑馨指出,有效且正確的臉部清潔,可以避免毛孔阻塞,且不破壞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膠囊的藥到底該怎麼吃才是正確的呢?臨床上,很多病患會將膠囊藥物拆開服用,結果不但無法發揮藥效,還恐傷食道;藥師陳立人指出,膠囊主要是具有不讓藥粉傷害食道的功能,且通常處於體溫約15分鐘後,自然就會溶化,民眾應正確用藥,才能避免傷害。陳立人藥師說,服用膠囊類藥物時,應飲用冷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頂上毛髮越來越少是許多男性的困擾,因此多選擇以植髮的方式,希望能找回自信;開業診所皮膚科醫師彭賢禮指出,植髮多以雄性禿患者為主,一般而言,口服、抹生髮藥物等治療效果較差,因此透過植髮的方式,較能有效對症下藥。但許多人擔心植髮是以一株一株取毛囊再移植的方式,治療過程較長,容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在台灣,占七成五的卵巢癌患者都因為及時發現疾病,導致癌細胞已擴散,危急生命;嘉義長庚醫院婦產科醫師李中遠指出,尤其卵巢癌初期徵兆不明顯,且卵巢的位置較特殊,造成發現病變時更加困難。年輕女性若出現卵巢腫瘤,大多為良性,但要小心,隨著年齡增加,誘發卵巢癌的機率也會逐漸提高;李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