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突發急性蕁麻疹 中醫從根本調理

突發急性蕁麻疹 中醫從根本調理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婷報導)

台中一名9歲小男童,從小就有鼻過敏的問題,前陣子突然全身起紅疹非常搔癢,抓到破皮流血,晚上都睡不好,嚴重影響睡眠品質。家長帶其前往中醫診所看診, 醫師表示該名男童屬過敏體質,在天氣過熱或是過冷、接觸到過敏原(如:塵蟎或者黴菌)、飲食作息不正常時,就非常容易引發急性蕁麻疹。以中醫治療一個月後,症狀已明顯改善。

體內濕熱、腸胃功能弱 會表現皮膚過敏症狀

收治這名男童的台中開業醫副院長陳照青中醫師表示,皮膚是人體的排泄器官,透過臨床觀察,許多孩童長期脾胃濕熱的問題,便會表現於皮膚,出現皮膚過敏的症狀,通常這類型的小朋友喜歡吃烤炸之食物或長期喜喝冷飲,又長期有便祕的問題,一般孩童每日的排便次數應為一至二次,但是這名小朋友約二至三天才排便一次,有長期便秘的問題。

肺主皮毛 調理脾、肺為治療重點

另外,中醫觀點認為,肺開竅於鼻,肺主皮毛,除了原有的鼻子過敏外,夏天經常吹冷氣或是電風扇,也容易造成外感風寒,風寒侵襲皮膚,是導致該名男童急性蕁麻疹的主要原因。陳照青中醫師指出,這名男童治療要著重在脾胃以及肺的調理,用藥以辛溫解表及通腑瀉熱為主,包含辛溫解表的桂枝湯加麻黃,通腑瀉熱的炙甘草、大黃,涼血解毒的牡丹皮、金銀花以及清熱燥濕、祛風止癢的白鮮皮、防風等等。


突發急性蕁麻疹 中醫從根本調理

火針、針灸、線灸合併治療 具驅風涼血、解毒效果

陳照青副院長進一步說明,除了中藥調理以外,中醫也經常使用火針、針灸或是線灸等方式合併治療,曲池穴、血海穴等穴位都具有驅風涼血、解毒的效果,對於治療皮膚疾病都有相當顯著的成效。

少吃易引起過敏食物 適當流汗平衡體內外溫度

為避免蕁麻疹反覆發作,陳照青副院長建議,平時應少吃加工食品,避免攝取烤炸或甜品,另外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也需特別留意,如帶殼海鮮、蛋奶類、堅果類,或是鳳梨、芒果等,並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夏日在冷氣房也盡量避免冷氣直吹頭部或軀幹,另適當的流汗也能有效幫助身體散熱,平衡體內外的溫度。

體質失衡易受邪氣侵襲 勿用來路不明偏方或草藥

陳照青中醫師提醒,若家中的小朋友屬敏感體質,有排便問題、經常腹痛、怕冷或怕熱、鼻過敏的情形發生,即代表體質失衡,尤其在腸病毒或是流行性感冒好發的季節,過敏體質的孩童更容易受到邪氣的侵襲,平時應做好保養、注意清潔衛生、維持正常的飲食作息,防止外在病邪入侵體內,若皮膚出現搔癢難耐的狀況,切勿使用來路不明的偏方或草藥塗抹浸泡,請立即尋求合格中醫師診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5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1週齡出生,體重僅有1500公克的早產兒小佑(化名),在出生兩個月大時,某日上午出現輕微咳嗽、鼻塞等感冒症狀,因沒有明顯高燒,媽媽以為只是小感冒沒多注意,孰料到了傍晚,小佑臉色與皮膚出現青紫色,發紺現象,緊急送往急診治療後,雖即時挽回一命,卻留下一輩子需與氣喘共存的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我跟你說,肺癌治療要聽醫生的話按時吃藥,不要亂聽、亂用偏方,也不可以…最重要是,如果有問題一定要跟醫生或個案管理師討論。」58歲的陳女士(匿名)每次回診時,總樂於候診室與其他患者分享經驗,也是每次參與病友活動中的模範生。她三年前因久咳不癒前往醫院檢查,發現為第四期肺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網路販售藥妝恐觸法 最高可處200萬罰緩許多民眾喜歡上網販售藥物、化妝品或食品,小心可能因此觸法;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指出,目前衛生福利部僅核准具資格者得於網路販售乙類成藥,並未核准網路等非實體店面的通路販售乙類成藥以外之藥品,一旦違法,依藥事法規定,可處以3萬元以上、2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社團法人台灣髓緣之友協會邀請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王銘崇醫師與廖浚凱醫師分享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治療與照護知識,期望提升國人對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認識,也鼓勵病友積極面對,勇敢接受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症狀不明顯 應定期健康檢查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患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沒有症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