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打造優質生活 這七大範疇快檢視

打造優質生活 這七大範疇快檢視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您有三高、代謝症候群、糖尿病等健康的問題嗎?或是,您想追求更佳的身心平衡嗎?隨著經濟發展、人口結構往超高齡化推進、慢性化疾病持續增加等,人們追求健康,從原本仰賴醫療治癒和預防身體的病痛,轉變為更加全方位的需求--達到身心安適、提高生活品質。

生活型態呈現個人獨特生活樣貌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職能治療師蔡郁欣表示,生活型態可呈現個人獨特的每日生活樣貌;簡單回顧從睡夢中清醒而開始的一天,便充滿著各式各樣的活動及個人選擇,這些於生活中再平凡不過的「日常」,其實都大大影響了一個人的「健康」。

健康生活型態 七類別有依據

蔡郁欣提到,健康生活型態的重要範疇包含以下七類別,可參考下列說明:

1.運動:除了能夠改善各項身體機能,運動時腦部產生的腦內啡,能使人心情愉悅,釋放壓力,對改善憂鬱有效果。現代人因工作型態多為靜態久坐,多數缺乏身體活動。建議可訂立運動的目標(減重目標、馬拉松目標等),達成目標時給自己獎勵,並尋找一起運動的朋友和夥伴,能有效幫助維持運動習慣!

2.飲食:掌握三大營養素的攝取,避免高油鹽糖及加工食品。飲食習慣的失衡與肥胖有關,若您想減肥,可開始紀錄自己吃了些甚麼,並檢視是否過量或不足,可以作為改善的第一步。

3.社會與生產性活動:豐富的社交活動對防止腦部退化、建立個人的情緒支持網有所幫助。另外,若為退休人士,發揮自己專長,從事志工,或持續保有生產力,也有益於身心健康。

4.休閒:專注在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能獲得滿足感!找不到喜歡做的事?可以回想小時候,做甚麼事情最讓自己感到興奮和投入,也許是拼圖、或繪畫,回顧一下吧!或許您可以重拾沉寂已久的興趣。

5.日常生活活動:保有穩定、規律的生活作息,並留意就寢時間、起床時間和睡眠品質。

6.心靈與情緒:必須了解身體及心理會互相影響。若有低落、負面的情緒,您須找到屬於自己紓解情緒壓力的管道,也許是書寫日記、旅遊,或是找人傾訴。

7.其他健康行為與習慣:拒絕抽菸、飲酒和吃檳榔等不良習慣。您亦可定期來院接受身體組成分析儀的測量,進行體脂肪、肌肉量和BMI的追蹤,做為健康管理的一環。

打造生活健康型態 切勿迷信偏方

蔡郁欣職能治療師建議,打造生活健康型態,需要留意文化和環境、個別性的差異,並不存在一種套用於每個人都適合的標準生活範本,也切勿迷信偏方。重點在保有一顆尋求健康的心,並實際行動,才能邁向優質生活型態。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47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為宣導乳癌防治的重要性,乳癌防治基金會今年特地邀請成功抗癌的超模晴媽,和曾切除左乳化療七次的抗癌媽媽王筠銨,以深度座談會形式,將成功抗癌經驗與故事分享給大眾,並再次宣導乳癌防治的重要性。熱心公益不落人後的藝人曾之喬並擔任粉紅公益大使;她提醒,所有朋友應時刻注意身體健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年來,憂鬱及焦慮的病友越來越多,除了藥物治療外,精神科也提供了多元的治療模式,希望藉由園藝治療活動,能紓解個人壓力、增加正向人際互動及生活參與,進而提升生活品質。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精神科自2年前始開辦病友園藝治療團體,學員們可以在團體中自在表達,抒發內在的情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骨質疏鬆症主要是骨質的流失速度大於生成速度,造成骨質密度逐漸減少,雖未有症狀,但和骨折有密切相關;臺南市立安南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李威佑表示,包括停經的婦女、老年人、體重過輕者,或有抽菸喝酒習慣者,甚至長期使用類固醇,或服用制酸劑、抗痙攣藥物、利尿劑等可能造成骨質流失藥物,...

閱讀詳情 »

萬聖節少不了南瓜,營養師指出,南瓜是一種超級食物,它的營養密度非常高。不僅卡路里低、纖維質多,更是減肥者的好夥伴,特別是連皮一起食用,可保留較豐富的膳食纖維,幫助排便。 在歐美,萬聖節時人們總將大南瓜挖空後雕刻鬼臉成燈籠,節慶意味濃厚;但在東方,又有「金瓜」美譽,成了招財進寶的象徵,民間習俗更取其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