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顧名思義就是秋天的開始,是由夏天轉入秋季的第1個節氣。今年立秋於8月8日,立秋後若連續有降雨日,氣溫則漸下降,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是炎熱轉涼的交接期。
溫、溼度的變化容易造成上呼吸道感染,可單吃水梨或用梨燉冰糖來預防,甚至加入川貝一同服用改善;若因溼度下降產生皮膚乾燥,則可多吃蓮藕、枸杞、白蘿蔔、木耳等食材,緩解皮膚乾癢的不適。受秋燥影響,脾氣容易爆躁、心緒不佳,可好好按摩尺澤穴、合谷穴、太衝穴,以保持自我身心舒適。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方志男建議,立秋屬於由熱漸涼交接的節氣,因此食養方面應以潤燥、滋陰、益氣最好,讓身心的滋潤度保持充足,養體轉換就能得宜。
雖秋天將至,但大暑的燥熱之氣仍存在大氣裡,故此時需力抗身體與心緒的燥熱,民眾可多吃酸味食物,如蘋果、橄欖、枇杷、柚子,防止肺氣過盛而損傷肝氣;反之,應減少辛味之物的食用,如薑、蔥、辣椒等,避免上火傷津耗氣。最後,建議多多補充蓮藕、枸杞、白菜、梨、黑木耳、蜂蜜、芝麻等可滋陰補潤的食物,有助於節氣滋潤。
夏、秋之交時期,身體的水分容易蒸發,人體也容易患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不適、咳嗽、皮膚過敏搔癢、便祕等症狀。透過多飲用節氣滋潤湯,有利調節胃口、補充津液也能增強體力。方志男表示,現代人生活工作皆用眼過度,常發生「乾眼症」。立秋期間可多飲「紅棗枸杞湯」抗燥、滋陰、潤肺。
「紅棗」富鐵質可補血氣、養元氣,促進臉色紅潤;「枸杞」富維生素A、B1、B2、C、鈣、磷等,所含微量元素還能安撫神經系統,助益好眠與解鬱。紅棗雖非燥熱食物,但若真怕上火,建議1日內食用儘量不超過10顆;體質溫熱的人也避免選擇紅棗,改使用蜂蜜代替,會有多增滋潤的功效。
相關搜尋: 健康養身養身健康養生食譜健康養生餐健康養身毛巾操健康養生網
相關推薦
世衛:低脂飲食會瘦 半年減1.6公斤
【華人健康網 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2012年12月8日 21:45 歲末年終,許多人為公司尾牙表演,紛紛節食瘦身,不過《路透社》網站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一份研究證明,民眾只要減少食用高脂食物,即使不用刻意減肥,6個月也能減輕體重約1.6公斤。 WHO一項研究指出,只要減少油...
閱讀詳情 »手腳冰冷預防與治療
中西醫張成國醫師交流園地_2008年11月20日星期四『手腳冰冷』中西醫如何防治?!最近門診有很多人因手腳冰冷前來求診,今將有關手腳冰冷的一些臨床經驗與大家分享:根據中醫的說法,手腳冰冷的人多半是屬於虛寒體質,因氣血循環不好,新陳代謝率差,造成末梢神經循環不好。手腳冰冷的時候就算穿了再多的衣服也幫...
閱讀詳情 »女性該注意的5個NG喝茶時間
喝茶,絕對是大家對於養生保健的唯一共識。茶,要喝的好,喝的健康,可不是那麼簡單的,在適宜的時間喝茶,不但有益健康,對女人來說還有美容減肥等功效,如果喝錯了時間,可是會對身體造成不良的影響。 女人不宜喝茶時間 生理期來臨NG! 此時正...
閱讀詳情 »《52天的健康約定》癌細胞並不壞!
癌細胞因為需要而產生 反覆過著不規律的生活,當端粒達到極限時,細胞即停止分裂,通常人會因為傷口無法癒合而死亡,但這時會出現一種細胞,仍試圖堵住穿孔。 胎兒的生殖細胞中有端粒的複製酵素端粒酶,能夠不斷進行細胞分裂。當端粒到達極限時,就會出現同樣具有端粒酶,而且能「反覆無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