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端午節到來 五大「粽」點教你吃粽不增重

端午節到來 五大「粽」點教你吃粽不增重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台灣重要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即將到來,多種口味、南北式好吃的粽子令人垂涎三尺,卻又擔心因粽子高油脂、高熱量、鹽分多,在不知不覺中種下健康的隱憂。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邀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師楊于瑩改良傳統粿粽,設計研發出特色「彩虹健康豆腐粽」,提供大家在歡度佳節製作「粽」點小提醒,同時也能享受動手做出的健康、送出豐富美味。

吃粽分量應注意 一顆粽子約500打卡一餐熱量

楊于瑩營養師表示,民眾在吃粽的同時,有五點要特別注意,第一是「份量要控制」,因為市售傳統肉粽1顆約250公克,約500大卡以上,大約成年人一餐的熱量,建議可以取代部分正餐並搭配蔬果食用,若有三高問題的民眾請注意份量的控制。第二點應注意「低鹽」,因粽子本身即有鹹度,建議減少額外沾醬(如醬油膏或甜辣醬等),建議烹調時多使用辛香料,如:紅蔥頭、蒜或胡椒等提味,另宜選用新鮮食材減少菜脯等醃漬品。

第三點為「低糖」甜粽類多以精緻糖類作為沾料或內餡,外觀較小,但1顆的添加糖量約20~30克將近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攝取量的一半,建議酌量攝取。第四點為「低脂」,內餡減少使用高脂的五花肉改以低脂的豬里肌肉、雞胸肉或豆製品取代,並用水煮方式烹調。第五點為「高纖維」建議包粽食材選擇高纖、富含維生素與礦物質的全穀雜糧類(如山藥、糙米、燕麥)取代部分糯米,內餡可增加牛蒡、香菇、筍子等蔬菜,增加纖維攝取。

粽子食材謹慎挑選 吃粽也不忘運動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特別叮嚀,因應節慶商家多即早大量製備,且天氣漸熱食品易有變質、腐敗疑慮,建議民眾購買後儘快放入冰箱,另於選購食材時請注意粽葉應完整無霉味具清香且無刺鼻味,使用前須以清水沖洗塵土再浸泡,並以棉布稍加刷洗晾乾即可,另外糯米選購外觀完整乾燥無粉屑,且無霉味或摻雜異物,而乾香菇則選擇香味濃、菇傘大而完整、肉厚且傘緣內捲為佳,烹煮前須用清水沖洗後浸泡,以除粉塵且免藥物殘留之虞。最後建議民眾應多利用就近的登山步道、河濱公園及自行車道來健走或騎單車,以減去節慶聚餐時多餘攝取的熱量,在享受粽子的同時,也能不增重。

【延伸閱讀】第一線口服新藥來臨 改善多發性硬化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39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今年夏天爆熱,即使即將入秋還是有炎熱的秋老虎。根據國內最新氣溫統計,截止8月底,台北市氣溫攝氏35度以上超過74天,是去年全年高溫天數的一倍以上,預估今年可能突破90天。醫師指出,熱中暑死亡率高達7成,一旦體溫超過攝氏41度,合併意識不清等症狀,旁人應立即用冷水幫忙患...

閱讀詳情 »

什麼是鴨子坐法,就是圖上這種大腿擺內側、小腿擺外側,臀部貼地,從上往下看腳呈現W字狀,很多小孩和女生常常都會喜歡這樣做,可是其實這是一種很傷身體的坐法,會造成非常大的傷害。 至於會有什麼傷害呢,小編下面就來細數給你聽   1. 造成脊椎扭曲 對小孩來說伸直背部的肌肉很重要,脊椎扭曲可能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為提升身心障礙者的就業能力,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接受新北市政府勞工局補助,開辦為期3個月的「105年度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房務服務人員訓練班」。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張自強表示,該院辦理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經驗豐富,擁有專業的服務團隊提供全面性的服務,職訓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類風溼病人免疫力低,易染結核病,死亡率又高!國內研究發現,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結核病發病率高出2倍,死亡率較未感染者高1倍。對此,疾管署宣布,9月1日起,提供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的免疫風濕病患者,進行潛伏結核感染治療,預估將有600名病患受惠。 類風溼性關節炎 染結核病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