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竹內結子疑產後憂鬱輕生 第二胎風險更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竹內結子疑產後憂鬱輕生 第二胎風險更高

日本女星竹內結子上周驚傳在家中身亡,享年40歲,日本警方根據現場狀況研判,自殺的可能性極高,業界消息指稱,她因育兒壓力疑似出現產後憂鬱。根據2018年1月發表於《婦幼衛生期刊》的研究指出,有21%罹患產後情緒疾患的媽媽,未能向醫療照顧提供者主動求助。 

2成媽媽產後憂鬱 為無法照顧baby自責
該研究由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學者進行,研究對象為22~45歲婦女共211名,於生產後三年內接受調查,包含感知治療障礙量表、孕產婦社會支持量表、憂鬱、焦慮和壓力量表及有關透露產後情緒疾患的問題。結果發現,超過一半受試者呈現產後情緒症狀,其中五分之一未主動透露並尋求協助;近一半女性表示尋求協助是件極度困難的事情;超過三分之一者認為社會支持不足。

高雄長庚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李昱表示,婦女在生產後,生理上由於雌激素降低,心理上可能因為無法適應角色的改變、忙於照顧嬰孩,輕則會出現產後情緒低落,重則衍生成產後憂鬱症。產後情緒低落較普遍,約有五到八成剛生產後的媽媽會出現,雖會出現心情低落、不易入眠、焦慮等症狀,但仍能照顧小孩。而有兩成左右的婦女衍生為產後憂鬱症,症狀包含超過兩周持續性的心情沮喪、失眠、食欲不振、失去興趣、極度焦慮、難以專心、常常自責,甚至有輕生的想法,無法照顧嬰孩。

育嬰不只是媽咪的責任 家人應給予支持
李昱醫師建議,產後憂鬱的媽媽不要太苛責自己,想想小嬰孩可愛的地方,把身心的痛苦,跟先生或親人訴說,大部分的產後憂鬱媽媽得到家人的支持後,就能度過難關,若仍有憂鬱甚至想不開的念頭,就應至身心科門診接受藥物與心理治療。

身心科醫師蕭美君表示,根據流行病學統計,生第二胎的媽媽罹患產後憂鬱,比第一胎風險高,顯示此症狀並非新手媽媽才會遭遇。台灣目前對產後憂鬱防治政策可能較缺乏通盤的持續性,雖然孕婦手冊有相關資料,但臨床發現,孕婦幾乎不太會看,因多數在意小孩多於在意自身,導致孕婦身心健康容易被忽略。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隨著疫情趨緩,5月以來一直是疫情重災區的台北市、新北市總算從「中高風險」縣市名單中除名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3)日宣布,經評估過去一周疫情現況,指揮中心已經調降雙北地區的縣市風險等級至「中風險」,不過,是否隨之開放雙北地區長照機構的探視限制,周三(...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宣布北市決定編列28億、購買250萬劑第三劑疫苗,再度引發中央地方疫苗採購歸屬爭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3)日表示,疫苗是中央統籌事項,任何相關的人買了以後,還是得由政府來做適當分配,他更搬出郭董救火「他也等於是一個非正式的代表」強...

閱讀詳情 »

小時候聽祖母說:「端午那天午時的雨水,能治百病。」我卻漸漸曉得,有助於百毒不侵的「雨水」,並不需要一年一度的「等候」,也無需仰頭懇求「上天」;端看你是否願意「啟動」導引自身體內的源頭活水,就此啟動遠離疾病的關鍵能力。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面對同樣病毒,為什麼...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公布國內新增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例本土及2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亦點出,這4例都在新北市,其中2例為已知感染源、2例關聯不明,將持續進行疫情調查,以釐清感染源。 陳時中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