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竹內結子疑產後憂鬱輕生 第二胎風險更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竹內結子疑產後憂鬱輕生 第二胎風險更高

日本女星竹內結子上周驚傳在家中身亡,享年40歲,日本警方根據現場狀況研判,自殺的可能性極高,業界消息指稱,她因育兒壓力疑似出現產後憂鬱。根據2018年1月發表於《婦幼衛生期刊》的研究指出,有21%罹患產後情緒疾患的媽媽,未能向醫療照顧提供者主動求助。 

2成媽媽產後憂鬱 為無法照顧baby自責
該研究由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學者進行,研究對象為22~45歲婦女共211名,於生產後三年內接受調查,包含感知治療障礙量表、孕產婦社會支持量表、憂鬱、焦慮和壓力量表及有關透露產後情緒疾患的問題。結果發現,超過一半受試者呈現產後情緒症狀,其中五分之一未主動透露並尋求協助;近一半女性表示尋求協助是件極度困難的事情;超過三分之一者認為社會支持不足。

高雄長庚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李昱表示,婦女在生產後,生理上由於雌激素降低,心理上可能因為無法適應角色的改變、忙於照顧嬰孩,輕則會出現產後情緒低落,重則衍生成產後憂鬱症。產後情緒低落較普遍,約有五到八成剛生產後的媽媽會出現,雖會出現心情低落、不易入眠、焦慮等症狀,但仍能照顧小孩。而有兩成左右的婦女衍生為產後憂鬱症,症狀包含超過兩周持續性的心情沮喪、失眠、食欲不振、失去興趣、極度焦慮、難以專心、常常自責,甚至有輕生的想法,無法照顧嬰孩。

育嬰不只是媽咪的責任 家人應給予支持
李昱醫師建議,產後憂鬱的媽媽不要太苛責自己,想想小嬰孩可愛的地方,把身心的痛苦,跟先生或親人訴說,大部分的產後憂鬱媽媽得到家人的支持後,就能度過難關,若仍有憂鬱甚至想不開的念頭,就應至身心科門診接受藥物與心理治療。

身心科醫師蕭美君表示,根據流行病學統計,生第二胎的媽媽罹患產後憂鬱,比第一胎風險高,顯示此症狀並非新手媽媽才會遭遇。台灣目前對產後憂鬱防治政策可能較缺乏通盤的持續性,雖然孕婦手冊有相關資料,但臨床發現,孕婦幾乎不太會看,因多數在意小孩多於在意自身,導致孕婦身心健康容易被忽略。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國內疫情自5月中爆發,如今逐漸趨緩。僑委會昨(19)日晚間表示,副委員長徐佳青至中研院和前副總統陳建仁一起對談疫情。陳建仁表示,台灣在70天內下降到目前每天少於10人,讓世界感到驚訝。他也再次呼籲,高端疫苗綜合抗體效價高出AZ的3.4倍,「所以是相當有效的」。陳建仁表示,台灣在短短70天內,從每天超...

閱讀詳情 »

疫情指揮中心今天(20日)公布本週境外移入個案的基因定序結果,共有12例為Delta病毒株,其中8人已接種1劑至2劑疫苗。對此,今天在新北防疫記者會上,市長侯友宜下令,針對新北市醫院內境外移入陽性確診個案,在基因定序確診結果出來前,都視同Delta病毒,需經過2次採檢陰性,才可以出院。指揮中心公布本...

閱讀詳情 »

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今天透露在2處集中檢疫所,分別查獲兩起親友送來物資內藏毒品的案子,引發關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林口檢疫所、陽明檢疫所有家屬送物品夾帶毒品,檢調單位相關調查,特別是檢疫所檢查是很嚴格,呼籲大家不要以身試法。王必勝今天透過臉書表示,常有住民抱怨集中檢疫所比較嚴格...

閱讀詳情 »

為體恤醫護人員在防疫期間辛勞,衛福部發放防疫津貼,不過有基層醫護指控,今年5月至今還拿不到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回應,經與部內查證後,今年4月起防疫津貼由醫院按月提出申請,收件後會馬上撥款8成,也要求醫院在1週後發給工作人員。媒體報導,有醫護基層人員抱怨,今年第二季未收到津貼,也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