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第27例一家4口確診源頭指向小兒子? 體內病毒量透露關鍵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迄今還有2起新冠肺炎的家庭群聚找不到明確感染源,其中第27例一家人今(24)日再確診2人,由於第29例的小兒子有症狀時間早、加上工作頻繁往返中國武漢及其它地區,被指為最可能的感染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監測應變官、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說,他身上驗到的病毒量較低,研判遭感染的時間應較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公布國內新增2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為昨日公布確診第27例的小兒子(40多歲)及妻子(70多歲),也讓國內確診病例增加至30例。

該名小兒子早於1月29至30日就出現喉嚨不適症狀,但未就醫,直到昨日因列為確診個案的密切接觸者,才收治入院採檢,今日確診。值得注意的是,其因工作關係,頻繁往返中國大陸武漢及其它地區,最後一次為去年12月2日自廣州返台,且過年期間亦曾與具中國旅遊史的友人聚餐,讓他成為最大的懷疑感染源。

莊人祥說,目前在其身上驗到的病毒量明顯較低,推斷遭感染的時間較早,加上曾頻繁往返中國,目前較懷疑可能就是本起群聚感染事件的源頭,指揮中心也正逐一過濾他的通聯記錄及自述,持續尋找有無其他可能的感染源。

另外,與小兒子同步確診的媽媽,則是於2月6日因身體不適前往就醫,經診斷為急性咽炎,10日至19日間因呼吸道症狀4度就醫,直到先生及大兒子確診後,列為密切接觸者而收治隔離採檢,目前無發燒亦無不適症狀,仍於醫院單獨病房隔離治療中。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韓新天地教會慘案嚇到陳時中「非常擔憂」 鬆口媽祖遶境再討論

指揮中心派1護理師「全程押陣」血友病母子 回台灣得過檢疫5關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乳癌二等親要特別注意!乳癌篩檢陽性率高於一般女性。(照/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有乳癌家族史「二等親」更要小心!台北市衛生局今(7)日公布分析台北市癌篩資料指出,在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姊妹曾有人罹患乳癌的二等親民眾當中,接受乳房X光攝影檢查陽性率為10%,其中40到...

閱讀詳情 »

▲家有氣喘兒,得正確控制護氣管,呼吸才能順暢沒煩惱。(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根據官方調查,台灣12歲以下氣喘兒童有高達7成3沒有定期回門診追蹤,近來日夜溫差開始變化大了,正是氣喘的好發季節,家有氣喘兒,不少家長都常疑惑到底該怎麼照護才能預防孩子發病?藥害救濟...

閱讀詳情 »

▲現代人黏3C時間越來越長,眼睛不適狀況亦多。(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上班打電腦、下班睡前手機追劇、玩遊戲,台灣人黏3C的時間越來越長,國內眼科醫學會最新調查國人每日3C(電視、電腦、智慧型手機)用眼的總平均使用時數首度飆破10小時大關,來到10.7小時,為...

閱讀詳情 »

傷寒是常見的傳染疾病之一,雖然台灣本土的傷寒案例並不常見,但近日傳出境外移入的傷寒案例,也使民眾對傷寒的病識感逐漸升溫。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傷寒可能會藉由被病菌污染之食物、飲水而傳染,尤其蔬果、生食、水產、貝類等皆可能成為傳染媒介,提醒民眾應留意飲食與環境衛生,以減少染病的可能。  傷寒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