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等到你發現時就晚了! 大腸癌治療前先這樣做

等到你發現時就晚了! 大腸癌治療前先這樣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台灣十大癌症 大腸癌連續11年位居榜首

台灣美食千百種,隨著民眾越來越習慣西化的飲食,同時也記得千萬要慎防大腸直腸癌。據衛福部十大癌症最新統計,大腸癌居然已經連續11年居冠。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戴承正主任表示,很多病人都是症狀嚴重時才就醫,超過三成病人發現時都已經是晚期或末期的大腸直腸癌。

標靶藥物攻略 先做RAS基因檢測 

前三期大腸直腸癌因為沒轉移,治療以手術切除再透過化療預防復發為主;晚期大腸癌因為轉移,手術時機有所不同,得視情況搭配化放療及標靶藥物精準治療縮小病灶,但選擇標靶藥物前,醫師建議先進行RAS基因檢測,了解癌細胞對藥物的基因表現。

戴承正主任解釋,當RAS基因出現突變時,表示癌細胞未來對藥物產生抗藥性的機會會比較高。如果病人有產生RAS基因突變的話,一般會選擇血管上皮細胞抑制劑治療;如果RAS基因屬於野生型,也就是沒有突變的,則會選擇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治療。

選對標靶 晚期也有機會長期存活

曾有一位大腸癌肝轉移的病人,透過RAS基因檢測,確認癌細胞屬於野生型基因後,以標靶藥物縮小肝轉移病灶,進行局部處理,最後才把大腸癌腫瘤切除,讓原本末期的他,因而重獲長期存活的機會。

戴主任指出,讓病人在早期就給予標靶治療,像是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這一類的藥物,再加上化學治療,比以前單純只是化學治療,得到完全控制的機會高非常多。標靶治療若針對末期病人提早使用的話,雖然五年存活只有24%,可是相較沒有使用時的11%,已有大幅的提高,用與不用算是有著顯著的差異。

不良飲食是主因! 籲癌友積極配合治療

不良飲食方式是大腸直腸癌末期的主因,醫師鼓勵癌友積極配合治療,全面控制率可以大幅提升,也呼籲民眾注意飲食,每兩到五年一次大腸鏡檢查,及早發現提早治療。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15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唱紅外婆的澎湖灣的資深藝人潘安邦日前因腎臟癌病逝長庚醫院,享年才58歲,引起一片惋惜聲!腎臟癌較不容易被發現,患者多半發現時皆已癌症晚期,根據國健局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腎癌約佔泌尿器官惡性腫瘤的20%,相當於五位泌尿性器官惡性腫瘤就有一人是腎臟癌。 腎臟癌在任何年齡均可發生,在40歲以後發生率就逐...

閱讀詳情 »

癲癇病友易長期且反覆發作的特性,造成許多家庭的恐懼不安,而社會大眾對病症的不瞭解,也讓患者在求學與職場上,容易受到不公平的對待。多發兒社會福利協會自民國96年成立以來,長期關懷這群被社會資源所忽略的病友,執行諸多計畫方案,如:醫療新知、衛教活動,期許社會民眾對癲癇此類慢性疾病認知瞭解,並適切提供醫療...

閱讀詳情 »

過年送禮少不了熱門的牛軋糖,但你知道牛軋糖吃多了,不但容易發胖、口渴甚至還可能導致齲齒的現象;旗山醫院營養師黃瑞培指出,有些民眾甚至想藉由牛軋糖補充鈣質,其實以一顆12公克的牛軋糖,只約僅含鈣量3至8毫克,大部分仍是以醣類組成,比黑芝麻、黑糖等的鈣含量還來的少。(圖片來源/資料庫) 尤其市面上牛軋糖...

閱讀詳情 »

近日一位保母照顧六個月大女嬰,因一時手麻無力失手,女嬰從近一公尺高摔落鋪有軟墊的地面,送醫六天不治;復健科醫師提醒,中年婦女的手麻,其實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尤其是最近年關將近,家庭主婦忙著大掃除、辦年貨,手麻無力的狀況更是常見,臨床病例就比平常多三、四成。 壢新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林頌凱表示,中年婦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